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八,这本来应该是谢皓和秦氏回家的日子,却传消息来,说是半路惊了马,马车被拖着跑了半天,从一小山坡滚了下去,二人的骨头都受了伤,大夫说切不可移动,所以一行人被困在了离京城只有五六日路程的宝城。
谢征听了,哪里还有心思过年?着急地派了谢二爷和谢明迁前去询问,而他自己和长子坐镇京城。
家中当家人被困宝城无法回京过年,这个年自然就过不好了,不过是随意吃了年夜饭,谢征便命众人散了,各自回房。
谢明晟和谢千羽如那晚一样,与元氏一起围坐在火盆边,一边吃着火盆里烤的小食,一边喝酒聊天。
元氏拿出两个荷包,分配给儿子和女儿,算是压岁钱。
母子三人说说笑笑,一直守岁过了子时,才散了。
大成的风俗,出嫁女儿在大年初二是要回娘家的。所以,昨夜还推脱身体不适,没有参加谢府年夜饭的元氏今早却早早起来梳妆打扮,并且派人催促谢千羽和前院的谢明晟快些收拾。
今日回门,本是要夫妻带着孩子一起回去的,可元氏却只是告知谢征自己要回门,并没有邀请他前去。而谢征本也没有打算前去,便也顺水推舟,只当不知。
第七十七章 元宅
刚刚辰时,元氏母女便上了马车,谢明晟骑马跟在一旁,他新收的四个小厮也同他一样骑着马。四辆马车随行,两辆坐着婆子丫鬟,两辆装着一些年礼。
今日难得雪停了,空气里透着沁人心脾的清新。昌宜伯府与老槐巷离得并不太远,可今日路上都是回娘家的马车,所以走得慢了些。一行人走到老槐巷的时候,已然是半个时辰之后了。
老槐巷位于西城,因为有一颗几百年的老槐树而得名。因为老槐巷离国学院很近,所以这里住着的大多数是国学院里的学子和先生。年节时候国学院并不开课,所以这条巷子里十分安静,马车和马蹄声传进来,惊飞了几只麻雀。
马车刚刚在写着“元宅”的一户人家门口停下,那门口早就站着的两个嬷嬷便迎了上来,先是给下马的谢明晟行了礼,又叫身后的小厮给他牵马。
谢明晟笑着打招呼:“季嬷嬷和金嬷嬷站了多久?天这么冷,该在门房子里等着才是。”
微微发福的季嬷嬷和干瘦的金嬷嬷忙说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