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页

元氏悠悠叹了口气,将凉茶放下,没心思喝了。对周嬷嬷道:“去安排车马,我要回趟元家。”女儿的话不无道理,虽然知道父亲行事一向谨慎,可到底不放心,还是得亲自走一趟。

谢千羽却是在安嬷嬷下课之后,手绘了一张肖像,命早桉出府拿去给风十三娘,命其让华大成寻找画像中人。

十日之后,边关传来急报,北境北凉二十万重兵攻城,边关告急。

京中之人均是诧异,不知北凉这次范境兵马为何如此多。皇帝急召朝中议事,内阁重臣兼三省六部同在乾清宫商讨边关战事。

谢征作为兵部郎中兼昌宜伯府世子,早早就应召入宫去了。

谢千羽笔直坐在椅子上,与谢轻云一起听着穆先生讲述北凉的国情。她尝试着自己分析前世大成兵败的原因,只是她对朝中官员、职务和军中兵力、战力实在是很不了解,所以,分析了半晌,也没有弄明白,前世为何大成败得那样彻底。

康王府,鲲鹏苑。

康王宇文海坐在书案后,看着手中染血的密信,半晌不说话。那信是康王府在幽州的暗桩带来的。幽州被攻破了城门,此人身上带着伤,一路拼命骑马跑回,才送来了前线最新最真的战报。桌案前站着他的两个儿子:宇文智和宇文信。

宇文智今年只有二十多岁,修长的身材,一身淡青色长衫。此刻他微微低着头,与一旁的宇文信一样,脸上带着对父亲的恭敬。

半晌之后,康王抬眸看了二人一眼,将那书信放下,缓缓问:“送信的人呢?”

长子宇文智躬身道:“来人从幽州拼死赶回,本就带着伤,这一路颠簸,刚回京就断了气。”

康王叹了口气,道:“是个有骨子的,好好安抚其家人。”

宇文智忙躬身应是。

康王又看向宇文信,语气便带了指责,“这京城的消息谍报交给你搜集和处理,竟然如此不上心!”今天,朝中商议派遣哪路兵马前去支援幽州,兵部尚书董书立推荐了随州军,可随州军统帅是齐国公府出身。若是皇帝同意了奏请,那么这随州军便会支援幽州。战胜后,便得了一份功劳。这功劳自然就与齐国公之女云贵妃的儿子二皇子有了牵扯。宇文信的消息显示,兵部尚书董书立是左相的门生,该是向着太子才是,如今却推荐了二皇子的人,可不是消息有误吗?

宇文信跪下,道:“父王息怒,儿子定仔细查看。”

宇文智拱手躬身劝道:“父王息怒,朝中官员错综复杂,又有新进宫嫔妃不少,朝局是乱了些。二弟年幼有些厉害还不懂,父王教他便是了,不必生怒,伤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