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叹了口气,盯着茶杯,出了神。周嬷嬷是她的奶娘,如何不伤心呢?
谢千羽看她难过的样子,问道:“如今凌霄园没了三个人,如何补缺?紫荆和玉兰的缺,可从麒麟卫里提,可周嬷嬷那里……”
元氏抬眸看着女儿关切的眸子,继续叹息道:“昨日你外祖母稍信来,说是遣身边的一个嬷嬷来帮我,今日就叫人来。羽姐儿,周嬷嬷的事情就是个警钟,打今日起,你和晟哥儿身边也该多培养几个能管事的,咱们就算不是防着这种事,即便这些管事嬷嬷年老,放出去之时,也能有个顶替的。”这些日子没有周嬷嬷,她万事都不顺利,没法子了,这才从娘家要了一个管事的来。
谢千羽点头道:“我身边还好些,青楠、白灵、曼娘都是可以管事的。如今早桉晚桐几个也都磨练出来了。”
元氏摇头道:“人还是不够,多多培养些机灵的、沉稳的,到了康王府才不吃亏。”
谢千羽道:“母亲说的是,未雨绸缪总是好的。这些日子,康王府那里会送几个人来,是康二爷的人。我让他们先学会了康王府的规矩,这样也方便行事些。”说是学规矩,其实是让到时候陪嫁的那些人了解康王府的一应情况。比如,那个院子住着谁?亲信的又是谁?
元氏自然知道所谓的“规矩”说的是什么,点头道:“如此甚好。”女儿比自己想得周到,如果当时自己早早知道谢府这些破事,只怕不会走到今日这般没有后路的境况。
谢千羽看母亲的样子,知道又勾她想起了往事,便转了话头,道:“我听说,京兆尹昨日又去找世子妃问话了?”
元氏道:“我叫人在京城散布了些话,京兆尹瞧着事情发酵起来了,便加紧去问了问话,之后就进宫去了。”
谢千羽道:“恭亲王毕竟是皇家人,说白了,谢荣是皇帝的侄媳妇,袁天正想要软禁或者拘谨,都是要和皇帝打过招呼的。不知,皇帝的意思是?”
元氏道:“袁天正出宫之后,直接回了京兆尹府,传唤了几个死者家属,又问了一遍案件,之后,也来了一趟谢府,还问了问我。他走时候留下话来,说是明日还会来问问你和晟哥儿。”
谢千羽点头道:“本准备明日去趟护国公府的,既然如此,我便在府里等着袁大人吧。”
元氏道:“你外祖母那边有我就成了。”
雪松从外面进来,行礼道:“夫人,有一位自称姓夏的嬷嬷求见。”
元氏喜道:“快请。”
夏嬷嬷一身藏蓝色常服,脚上穿了一双千层底绣荷花的单鞋,头上插了一支镶嵌蓝宝的银钗子,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角眉梢都显得十分精炼。她身后还跟着一位穿淡黄色衣裙的女子,年龄不过十六七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