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谢千羽目光浏览过两人高的画着娘子军镇守娘子关的大瓷瓶、整张的金孔雀皮毛、刀枪不入的金丝软甲……最后,目光落在一把刀架上。那刀架是用金丝楠木做的,该是常常被人抚摸,流动着暗金色的波光。刀架上架着一把卷刃的宝刀,上面似乎还残留着斑斑血迹。

许氏径直走到那刀前,颇为自豪道:“这便是第一任护国公战场所用的宝刀,玄铁所制,十分坚韧,却在杀敌中损毁了,可见当时战事的惨烈。”

谢千羽纤细的手指触摸到那冰冷的刀背,眼前似乎出现了第一任护国公浴血奋战的场景,她微微闭目,深深吸气,这一刻,她为自己身上流淌着元家的血液而自豪。

许氏也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这把刀是元家的骄傲,却被先皇占为己有了十几年,如今终于再次摆在了元家。她眸光看着那刀,道:“你外祖父本是看了黄历,准备挑选个吉日开宗祠,将这刀摆回祠堂里去的。没想到北凉又来犯境,你外祖父一大把年纪,竟然还要披甲上阵……”她说着话,已然哽咽。若是他们有个儿子,也不至于让年过六旬的丈夫出征。眼前外孙女在,她不由得就想找其商议,她拉着谢千羽的手,轻声道:“我想要在元家旁支里过继一个孩子,你说好不好?”

谢千羽一愣,问:“那舅舅怎么办?”元子杰是元家的义子,可到底也是上了宗谱的义子。

许氏叹息道:“我本与你外祖父商议,让你舅舅直接过继就算了,可你舅舅却不愿意,说是已然承了我们养育的恩情,不愿再承这家业的恩情了。”

谢千羽倒是不知道元子杰竟然是这样的打算,便道:“此事还是要好好与舅舅商议才是,十几年前元家被抄家,近一些的旁支都受到了连累,或者的子弟大多都不成器。舅舅是外祖父亲自教导的,文武双全,如今又有舅母操持后院,我瞧着也十分妥帖。不论从哪里说,舅舅都是最合适的继承护国公府的人选。”她看许氏一脸郁闷,便笑道:“不如让母亲去找舅舅和舅母说,他们自幼一起长大的,想必说起话来也更方便些,这样也许能知道舅舅到底在顾忌什么。”

许氏眸子一亮,对呀,怎么把这茬忘了?她吩咐了人去请元氏回来。

自从谢明晟袭爵之后,元氏便开始整理府中中馈,只等着云馨儿生下孩子之后,就都交给儿媳妇了。这段时间谢征没了爵位,相当于在后院养老,也不管什么国丧不国丧的,只顾着和几个年轻的姨娘胡闹,或者是抱着几个新出生的孩子逗弄,不再惹是生非了。

元氏收到消息,立马就坐着马车来了护国公府。

祖孙三人商议一番,觉得果然是元氏去说项最合适。祖孙三代凑在一起吃了饭后,元氏和谢千羽便各自回府。

刚刚回到王府,谢千羽便得了消息,说是几个爷和王爷在鲲鹏苑里吵翻天了。她想了想,自己的身份不适合出现在鲲鹏苑,便径直去了百箩园去找华大成打听消息。

华大成正急匆匆往外走,在大门口与谢千羽面对面遇到,松了口气,左右看看没有外人,便压低声音道:“南边飞鸽传书,说是南月国攻城了!”

谢千羽脑袋“翁”的一声,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华大成道:“王爷叫了府里的几个爷去鲲鹏苑商议战事,几个爷众说纷纭,都说要上战场,王爷觉得头大得很。世子妃,咱们怎么办?”

谢千羽脑子里一片混乱,南方战事,总要有一个总帅,不是康王就是宇文信,或者两个都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