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长安冬·腌冬菜
废储到底是大事, 整个长安城结结实实地动荡了一阵,等甄榛重新开张,已是秋冬之交。
现在不比交通便捷的后世, 冬日里照样能吃上南来的新鲜蔬菜。
在蔬菜种类本就稀缺的唐代,冬日更加难见绿叶菜的身影, 就算甄榛有商队偶尔送些过来, 也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想供给饭馆需求,还是得腌上几大缸泡菜、酸菜之类的过冬腌菜。
没错, 长安人民就是这么豪气,腌菜就是论缸算的。原本甄榛还好奇,为何即便是有新鲜蔬菜的现代,私房饭馆及周围邻居每每到了冬日仍要买上几百斤白菜码在院中。现在想想,这大概就是一代又一代的记忆传承吧。
学着长安人民只腌些菘菜未免有些单调,甄榛搜罗来许多将要过季的最后一茬诸如藊豆、胡瓜之类的蔬菜, 再加上正当时令的罗菔、菘菜, 也算是凑了个“群英荟萃”。
菘菜自然是要用东北酸菜的法子来做才够味, 等冬日里围着炉火热腾腾地炖上一锅猪肉酸菜粉条,配上一碗稻饭,才算是冬日里最大的享受。又想到现代韩式泡菜也颇受欢迎,甄榛还分了一小部分菘菜做成了泡菜, 鲜红的辣椒酱配着爽脆的菘菜, 光是看着就让人食指大动。
幸好甄榛先前留了辣椒种,经过一个夏天的栽种培育收获颇丰, 不然这样大手笔,手中的辣椒怕是早就用光了。
至于剩下的罗菔、胡瓜之类的蔬菜,甄榛则是通通腌成了酱菜, 等到冬日觉得单调,就给来用饭的食客免费送上一碟,就当做招揽客人的小小手段。毕竟这年头舍得在冬季卖菜的食铺都少,更不用说是送了。
腌酱菜也不是一日就能完成的,仔细说来还有些麻烦。
罗菔、胡瓜提前洗净切条,按照食材、食盐十比一的比例腌一个晚上,激出新鲜的食材里的水分。
若想让酱菜能保留一个冬季,这样还不算完,须得再放到日头底下晾晒。秋日里的光照不似盛夏那般强烈,只晒一天不够,为了保险起见,甄榛见原先的私房饭馆主人总是足足的晒上两天,期间还得不断翻面,保证两边都能晾晒完全。
与灵魂全在辣椒酱料上的泡菜不同,腌酱菜更注重酱汤的熬制。
大口铁锅架在火上,将油烧至五成热,放进甄榛下了血本买的香料煸香,依次放入清酱、醋、蔗糖和食盐调味,最后倒入半两白酒。酱汤煮沸后立刻停火,以免咸香味蒸发,做出来的酱菜没滋没味的。
这时仍不能直接放进收拾好的食材,还得再耐心地等上几个时辰,等酱汤完全冷却倒进缸中后,才能陆续放入食材。最后收尾时,甄榛又切了些姜蒜丢进缸中,既能杀菌提味,又能当做酱菜食用,一举两得也不浪费。
等甄榛忙活完院中的满满四大缸过冬菜,已是深秋时分,秋风瑟瑟,树叶凋零,连带着整个长安城都有了几分萧瑟意味。
但甄榛可没心思去感春伤秋,眼看着天气越来越冷,裁冬衣、砌火炕、开饭馆,桩桩件件都让她忙得脚不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