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他们失心疯啦,”韩宁宁诧异,“怎么可能的事,算了我也不是非要当他们的女主,要不是看着原著还有点热度,又有新资注入,我也不会吃回头草,你再去找几个本子吧。”

她最近工作称得上很不顺利了,原本十拿九稳的霍氏代言人被除名,《光路》撤资她也失去了一个国庆档大电影的机会,到手的本子质量平平一看就爆不了,就连合作多年的奢侈品牌,今年也只给她一个单线大使的title。

眼看事业就要走下坡路,她心烦意乱地扔开杂志。

“往综艺圈去探探底,”韩宁宁为了保持人淡如菊的人设,很少参加综艺,“飞行嘉宾也可以,总之曝光不能降。”

可她没想到,在拒绝了《光路》那天晚上,她的曝光“嘭”的就爆发了。

《国内的科幻电影还有救吗?》这篇文章被发表在某影评人博主的公众号上,立刻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

这个博主本身就是靠犀利刻薄的风格在影评界取得一席之地,评论区粉黑各半,看到这个标题提着刀就进去了。

国内科幻咋了?虽然发展的晚但也很努力了!

国内科幻怎么就没救啦?新一代导演们功力明显不错,去年两档国产电影都很不错,在海外都取得关注了,你一篇文章就想否定所有了?你这个慕洋狗!

结果看完全篇,大家都泪目了。

这篇公众号是对导演王禹的采访,去年他的《光遇》取得了巨大成功,成了国内科幻的金字招牌,而今年原定的《光路》已经在很多科幻迷的预订列表里了。

可是不曾想到,原来打开这个新圈子的路如此艰难。

王禹在采访中,以一种乐观又悲壮态度,讲述了当初制作《光遇》成功后,团队自信心爆表对未来有着无限的憧憬,却在《光路》被撤资后,瞬间跌落到深渊。

“艺术要想做出来被人看到是离不开钱的,这点我从来没质疑过,钱越多越好,我们的后期就会越精美,道具就会越还原。”

采访者:那被撤资后最受打击的一件事是什么?

“是演员的解约吧,其实我们挺理解的,演员的时间非常宝贵,在我们这个剧组马上就要解散的情况下人家选择离开,也是出于对职业生涯的考量,但是我们需要钱啊,当时还幻想着,能靠解约费再支撑一下,换几个价格不太贵的演员来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