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正因如此,周氏才认定孟芫想要上书只能经自己之手,毕竟孟芫娘家败落,守寡后连故旧也鲜少往来,寻常再难找到可信的人托书上表。
正此刻,堂帘外头银染来报,“禀夫人,宫里梁大监登门,说让四房的璿少爷到前头接旨,可赶巧璿少爷早间被他座师尚大人召去了府里论学,至今未归,您看是不是派人去阁老府上把人请回来?”
孟芫眉心一挑,知道宫监登门,且指名要找慕璿,便是事情终于落定。
她笑着应允,“让薛四福驾了车立即去接,再将梁大监让到正房花厅用心招待。”
她转而看向周氏,“大嫂既赶上了,我也厚颜烦劳你一回,我带着病气没法起身,就请你代我去花厅招待招待这位天家贵使吧……”
周氏险些一口老血哽在喉口,这真是她端碗旁人吃肉,可碍着身份,只得咬牙切齿应下,“好,那我便替你去应酬一番。”
明旨一发,便定了慕璿继任博望侯的身份,于朝里和外间,从此他便是三房的子嗣——侯府的当家人,往后要认孟芫为母,却只能称林氏为伯母。
当然,为表郑重,还须置办典仪,届时改了族谱,再请同宗族的人观礼。
周氏眼下心里再不痛快,也不敢当着宫使的面造次,只黑着脸在一旁看着一切尘埃落定。
一个时辰后,整个西府的人都知道,新科进士慕璿已然成了继任博望侯,不日将要开祠祭祖改过族谱。
消息一出,犹如冷水溅入热油,原本观望着的众人猝不及防,且大骇一回。
又半个时辰,西府里有些牌面的大小主子皆不约而同的来了,顷刻便将东暖阁塞了个水泄不通。
慕璿接过旨,亲自送梁大监出门。
因他是半途从尚阁老府上回来,说及皇帝想择了良才修撰国史之事,慕璿禀过孟芫又先往那处去把未尽之事叙完。
他不在的时候,正院东暖阁内已济济一堂,屋子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连着贴身伺候的女使们,足有三十余口之多,即便此刻堂帘被拉开,还有些仆从只能站在近门口的地界儿。
长房以忠毅伯慕汯和当家夫人周氏为首,身后簇拥着他们这一支的子女,除了一个嫡子和两个女儿,连着庶出的三少爷慕珝的生母钟姨娘都没有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