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樰气呼呼的走了。王大伟一个人在灯下坐了一会儿,把晾干的信收好,干脆早早歇下。
脑子不清楚的时候仓促下决定是容易做错事的,而错的道路走了还不如不走。所以不能急,一定要慢慢想清楚,想明白,想透彻,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
次日天刚蒙蒙亮,王大伟就起了,简单洗漱后溜出了村子去了外头的甘蔗地。
这时候大部分人还没下地,只有两三个特别勤快的会趁家里婆娘做早饭的工夫,先来地里转悠转悠。
王大伟也不知道吴高树有没有把佃地的事儿和他们村里人说,心里有些发虚。虽说真要翻脸打起来自己也不怕,但王大伟在娱乐圈养成了习惯,尽量避免和人发生矛盾,就远远的和离他最近的人打了个招呼:“这么早起来下地啊?”
在地里锄草的汉子是吴家庄的吴宝根,闻声直起腰,乐呵呵的跟王大伟打了个招呼。
这大概还不知道佃地的事儿呢。
王大伟就道:“我瞧你这甘蔗种的真不错,粗细均匀,节头也少。我们村穷,一年到头也吃不上糖,跟你买两根甘蔗吧。”
吴宝根心说,这懒汉村不愧是曾经富过的,虽然现在穷了,思维也和他们不一样:谁家成日里想着吃糖?那都是城里有钱人才吃得起的!
不过生意上门了,不做是傻子。吴宝根又感慨起王大伟的好来了:要说他们村的地都是跟懒汉村佃的,王大伟作为村长、地主,就是上地里搉两根也不是不行,顶多背后让人讲究两句呗。
但人就没干那占便宜的事儿。吴宝根就高看了王大伟一眼,态度挺好的问他:“你挑,我给你砍下来。”
王大伟拍糖朝的时候还真跟当地农民学了点儿东西,当下就挑了两根皮泽光亮挂着白霜的甘蔗让吴宝根给他砍了。
懒汉村的水土好,适合种甘蔗,要不叫甜杆儿村呢。种出来的甘蔗将近三米高,有十多斤重。粗粗一掂,两根将近三十斤。
现在是甘蔗上市的旺季,吴家庄又没有晾晒石蜜的技术,甘蔗只能供到县城、镇子上的酒馆饭店,卖不上什么价。二十文钱买一捆,三文钱就能买一根。
吴宝根想起村里说的,这王大伟前不久从吴三桩家讹了不少银子,便不好意思的问:“能不能给现钱,不拿粮食换?”
他们家佃了不少地,家里不缺粮食,倒想着把甘蔗换了银钱好准备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