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活动的主策划抱着摄像机走到空地上,开始指挥:“图书角的照片拍好了就来操场吧,把那些活动设施摆中间一些,学生们过去玩儿。”
搬东西的是学校的老师,这种表面工作也不是第一次做了,也不觉得有什么牺牲上课时间一说,东西摆好了就组织学生进去撒欢儿地玩,自己在旁边像根电线杆子似的一杵,充当背景布。
偶尔顺应记者的意思摆几个动作和学生互动互动。
拍了几张照片后,记者有点不大满意地对着取景器嘟囔道:“这东西有点太新了吧,要不让他们玩一会儿再拍……来,先做采访吧。”
他向旁边招招手:“哎,那老师,做采访的小姑娘在哪呢?”
没多久,一个女孩就被老师带了过来。
女孩身上还穿着洗旧褪色的薄袄子,常年没得到过保养的黄黑色皮肤,即便是这个天气,两颊仍浮着一层淡淡的高原红。
她样貌还算端正,看着有鼻子有眼的,不过浑身上下最打眼的还是她那头乌黑的头发,一股垂直在腰际的麻花辫,末端系着一根半透明的红丝带,跟随着她的步伐左摇右晃。
只要是姑娘,总会有打扮的需求。
女孩冲记者鞠了一躬:“陈记者好。”
陈记者眼皮一抬,他知道这次会采访一个学生,不过在这之前他并没有见过这个学生,只知道是拿了资助名额的那位。
作为慈善机构捐助的小学,每年的优秀毕业生有机会得到一些社会人士通过机构所给予的资助,这种资助一直会持续到他们大学。
不过资助的名额有限,一般来说都是通过成绩和家庭情况来选取。
今年这所小学即将毕业的学生里,接受资助的一共有三位,其中两个男孩一个女孩,男孩们前两天已经做过采访了,如今就剩这个女孩。
“小妹妹你好。”陈记者例行公事地和她打了个招呼,然后用眼神示意摄影师站好位置,“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呀?”
女孩一板一眼地用字正腔圆的普通话说:“我叫王愿南,今年十三岁。”
陈记者在听到她的名字时愣了愣,便一个字一个字地问了一遍:“王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