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以为母亲暗中支持晋王只是怕晋王权势太大而对侯府不利,总觉得母亲其实是陛下的嫡亲姑母,断不会帮着他人,如今看来是我想错了。”沈迟叹道。
长宁公主也觉有些无奈。
“我刚开始确实是对晋王很警惕,但是直到这两年我才深觉我已经与晋王死死地绑在了一起,我那些送过去的封地,即便收回来也没什么用处了。若那些封地是晋王自己的,便没有人会议论什么了。若不是,那咱们侯府,可真就临着大祸了。”
“那母亲也打算赌一把?赌晋王会不会赢,赌母亲这些年来是不是看走了眼?”
“我不是在赌,我只是没有办法了。”长宁公主有些颓然地坐下。
“那母亲有几成把握?”
长宁公主觉得手有些冰凉,无力地说出两个字:“三成。”
原来长宁公主早就想清楚了,可当她想清楚的时候,已经晚了。即便晋王有丁瑁,有京城中有那么多势力,但终究邪不压正,如今坐在龙椅上的人事景明帝,先帝正宫嫡出长子,名正言顺。
所谓,民心所向,众望所归。朝中几朝元老无论在朝堂还是民间都有相当大的威望。他们一心拥护皇族,守护秦姓皇室按着祖制代代相传,如晋王这样要造反的便是乱臣贼子,忠贞之臣会以性命守护。
晋王势力大也不过是人脉广,但那些官员大多是新提拔上来的,如何有老臣在朝中的分量重。若晋王真的起兵造反,拥护他的大多数也不过是不成气候的官员,到时候能不能扛起来那杆大旗还是另一回事。
首当其冲的周家便不会善罢甘休,周家在朝中已经扎稳了根,要他下台可没有那么容易。然后紧接者朝中在朝的,致仕的,一品大员以及六部尚书,除却景明帝清过的,大多是先帝留下来的肱股之臣,如何会让晋王上台。他要上台便要再来一次大清洗,这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的。
“你以为陛下如今还肯听我的话?我虽名义上是他姑母,但他心里还指不定怎么看我呢。”
沈迟轻笑,“无论陛下怎么看,左右当年陛下登基时母亲也是说过几句话的,还有在先帝在位时期母亲威望也高,陛下得记着这人情呢,面子上总得尊着您,不会太过分的。”
“话是这么说,但帝王心可就难说了。他的那些手段你也都看到了,若知晓我暗中与晋王做了这些事,指不定就想对侯府下手了。”
沈迟不语。心道如母亲这样说那侯府便是与晋王绑在一块了,江怀璧定是与他父亲一样支持景明帝了。这样以来,两家从原本的井水不犯河水居然成了死对头。
“君岁,咱们说了这么多,你究竟是怎么想的?我只想让你知道,当下之急是先应付晋王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