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因嫡庶分明,到底还是立了秦璟为太子。这本没什么问题,然而出言反对的是正是当时任国子监祭酒的江希行。那也是他此生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他口口声声所言是秦璟不如秦珏卓越,其实是附和圣意,并且一度坚持了数年之久,即便是秦璟已被立为东宫,他也一直未曾松口。
谁知道秦珏后来夭折,先帝才对此事作罢,而江老太爷弄了个两边不讨好。先帝因此事对他有了意见,虽未贬官斥责,但是他失去了进太子詹事府的机会,反倒是周蒙任了右春坊右谕德,此后仕途一路通畅。
后来即便他比周蒙更得先帝的心,却也与太子有了隔阂。
此番忽然将江老太爷扯进来,怕是别有它意。
而除过江家人,更有人将事态扩大,借此事打击与江家有联系的其他官员。其中最近的便是庄国公府,庄国公早已退出来了,但是庄家几位老爷为官多年来可指摘的地方可就多了。
正好借着江怀璧一事,给庄国公府也安上了包庇罪甚至欺君。庄国公府有人反对,然而这事太久远了,庄氏嫁入江家,这二十年来两家联系也不少,没有人肯相信庄家根本不知晓此事。
庆王一派在其中做了手脚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是朝中另有一批人趁着江怀璧身份一事铲除异己。
还有近两成人坚持此事不应牵扯上江家,但其中近一半人要求处死江怀璧以正纲纪,另有一般人建议重罚但其毕竟在平叛晋王时有功,罪不至死。
还有寥寥几人以微弱的声音发声,觉得江怀璧既然有学识,为官时间虽短但才力超群,可为其开放特例,允许继续入超为官。
这寥寥几人中便包括萧羡。只可惜萧羡之父潇拙坚持站在了反方,因此事意见不和两人已吵架数次。
剩下的所有人保持中立。因为他们觉得无论是站哪方,站对了得罪人,站错了还得罪人,倒不如安安静静看戏。
因前段时间处理完了西北灾荒,今年南北气候上暂时也没有什么大问题,连大臣上来的折子也都是些无关紧要的事,此时竟是将大部分经历都放在了江家之事上。
景明帝知道其中肯定有庆王一派的推动,但是没有想到他动作会这么快。短短几日,朝堂的大动向就都变了。
这也让他真正意识到了危机感。
他沉默了几天,终于将江怀璧那句话搬了出来:“元辅为江怀璧之父,有包庇之罪朕信。庄国公现如今未曾承认,你们说他有包庇罪是因他与江家来往紧密。后来但凡稍与江家有过联系的,你们都说是可能包庇。那朕且问诸位,江怀璧科考入场检查,以及后来每日点卯相关登记官吏,是否也算失察甚至包庇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