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该是个很遥远的人了。
宫里没有秦珏的画像,快三十年过去了,他的模样或许早就被人忘却。但当年的秦珏以品性才情于诸位皇子中脱颖而出,是令满朝文武都惊艳过的。秦珏母妃为人温婉和顺,诞下先帝长子后更是谨慎小心,后宫亦传言其有班婕妤却辇之德,虽说母凭子贵,但她位分并不高,于尔虞我诈的宫里活得通透明白,不争不抢。也正是因为如此,教导出来的长子也是谦和恭顺,诗书礼仪除却内侍可以教之外,还有她的言传身教。
先帝偶然一次随意问了诸位皇子学问,只有秦珏能流利回答,且虽为庶子却并不见分毫怯懦,落落大方。彼时秦璟虽是嫡子,但先帝却因为周家的缘故并不喜欢他,只是按例指了内侍过去教学问,而秦珏却是先帝手把手教出来的。
先帝在位期间未曾有过什么大作为,算是平平无奇,但他自己才情极好,教出来的秦珏令朝臣都觉得惊叹。
而后议储时便发生了争端。先帝便是站在秦珏这边的,列举了好些古代立长立贤的例子。然而大齐自建国以来每位帝王立的太子皆是中宫嫡出,且彼时秦璟资质并不算差,没理由非要立一个庶子。
君臣为此事僵持了近一年,其间分成两方争论不休,江老太爷便是秦珏这一方的。只是秦璟当时还有周家相助,周家正兴盛,于朝中势力不小,这场长时间的拉锯战最终以秦璟册封太子结束。
三年后皇长子秦珏病逝,紧跟着其母妃亦伤心过甚病逝。然而秦珏薨逝后,先帝竟要求追封他为太子,到这里又是一次君臣不和。不过这一次是皇帝胜了,也可以说是江老太爷那一派扳回了一局。秦珏追封为昭慧太子,其母亦追封了妃位。
当年连太医院出动了全体太医去为秦珏诊病,但最终还是因肺痨不治而亡。先帝辍朝五日哀悼,群臣亦唏嘘叹惋。
自秦珏薨逝后朝中那两派的戾气便也没那么大了,总归国本定下来,社稷稳定就好。
不想多年后庆王忽然提起此事,说是景明帝动的手。可景明帝当年也不过十一二岁,正是少年时期,如何能有那么深的城府。且这肺痨本就是没救的。
虽说过了这么些年,但这个问题足以让当时两派矛盾激化。在与先帝僵持的那一年里,因立储之争官员变动幅度大,涉及此事的各种贬黜流放,期间又牵扯到几条人命,有人放得下,有人却不会善罢甘休。
江怀璧不大明白当年事如何,但她知道,此时庆王已将放弃遗诏这条路了。又或许从一开始,他就没指望着这道遗诏能起多大作用。圣旨自燃她当然知道是人为的,沈迟不过是借着个天道的幌子企图将庆王拉下来。
但她能猜出来的是,遗诏自燃肯定是沈迟动的手脚。
她抬眼一扫,此时殿中个个都安静得很,目光基本都定格在景明帝身上。
一个敢对兄弟和养母下手的帝王,是能够让藩王有充分的理由起兵讨伐的。
不过也真是可笑。现如今城外庆王的兵都已经准备就绪了,还非要在此纠结一个名头。对天下百姓自然是要讲个理,但是对庆王自己来说,手握兵权便是最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