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149

而且,她每次看着女儿,就总觉得没有别人说的那种母女连心的感觉,反而还很不想要去和女儿亲近,不像是对儿子的那种,抱在手里就天生有一种亲近感。

她甚至有时候会怀疑,自己是不是也有重男轻女的潜质。

但她想方设法的把自己心里头的那种陌生的,不对的情绪都赶走了。

拿起手上的毛衣继续织了起来。

这年头,孤儿其实很难生存下去的,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是靠着抵职或者花钱买来的。

她也是当年运气好,一个好友家中的父母都去世了,她是独女,她抵了一个,另外一个拿出来卖,她就买走了。

钱还是她那会儿织毛衣,摆摊卖早点赚来的。

其实现在她也在犹豫,是不是应该出摊把早点的生意捡起来,其实那生意还是很赚钱的,就是非常辛苦。

如果要出摊,可能就得去城里头租个房子住下来,要么和孩子们分开,要么就得把婆婆也带到城里头去。

说实话她是不愿意带婆婆的,婆婆在这里有认识的人,没事儿干她能出去转转,还有田里的活计可以做。

等到了城里去,除了带孩子做饭之外,她什么都不用干,也没认识的人,那心思可不全部都放在自己的身上了?

到时候会怎么样,曹月明可不敢保证。

但把孩子们留在这里,她也不想和孩子们分开,现在是自己看着,婆婆不敢对女儿怎么样,可如果她不看着呢?

再者生两个孩子伤了身体,当初在医院生完就昏迷了三天三夜,又因为一下子生了两个,前头还有一个耀宗要看着,手忙脚乱的,她的身子就没恢复过来。

花了几年的时间,她才渐渐的平复了自己的心情,养好了自己的身子,这期间也正好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眼看着,到了孩子们要读书的时间了,特别是耀宗,耽误下去可不是什么好事儿。

虽然村里头有小学,可三天两头的放假,老师们也就是村子里头的人代的,遇上家里有个什么事儿,就把孩子们丢在那不管了。

这样孩子们也学不到个什么,那些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认识的字儿还不如她在家里头教耀宗认识的多。

是时候做决定了。

苏国华这次回来,是带着好消息回来的。

坐在火车上,他的心里就已经飞到了家里,不知道老婆知道这个消息以后会不会开心一点。

这几年,老婆的身体大不如从前,精神也不好,他知道,没了工作,还要回老家和公婆一块儿住,身体也垮了,老婆的心情肯定不会好。

他挣来的钱养家可以,但远远达不到他们婚前的状态。

当初结婚的时候,他说过要让老婆过上好日子的,结果却是让老婆的日子越过越差,他的心里原本就已经非常愧疚了。

再看到老婆那郁郁寡欢却从来都没有责怪过他一句话的样子,他心里就更难受了。

好在这两年的辛苦有了成果,他可以带着老婆过上她想要的日子了。

回到家,来不及吃饭,也来不及洗漱一下,就站在脸盆前宣布了这个消息:

“我的建筑公司批下来了,第一笔项目款子也拿到了,咱们一家人可以搬到城里头去住了。”

“真的?”

苏老太太闻言脸上一喜,自家儿子这个项目,做了两年,期间款项一直拖欠着,对方总说要看到成效之后再给钱。

儿子一直都和对方周旋,慢慢的从对方手里拿到了一笔一笔的钱,不过最大的那一笔,对方坚持要等到最后才给。

没办法,儿子只得先把工程交付了,就住在了对方的公司对面,他这个月什么事儿都没干,就盯着对方给钱。

这是拿出了苏家全部的身家性命做的生意,如果不成,或者对方一直拖欠着他这笔款子,苏国华可能会一蹶不振。

好在,对方虽然在过程之中一直拖欠款项,到了这会儿却变得十分干脆。

工程验收通过之后,直接就给他一笔打了款子,还说下次还找他合作。

这次之所以这么磨着他,就是想要看看他这个人的人品如何,会不会因为拿不到款子就在工程上做手脚。

这工程对于苏国华来说是大工程,可是对于对方的公司,不过就是一个寻找可靠人品的长期合作方的试验品罢了。

在确定苏国华是一个可合作的对象之后,对方不仅仅结清了这次的钱,还给了苏国华一个新的合同。

也就是因为这个合同,苏国华直接去注册了公司,打算以后就好好的做建筑生意了。

从前都是小打小闹的,什么赚钱搞什么,看着是赚了些钱,但都不是长久之计,年轻的时候倒是没什么。

只要有点儿小钱够过日子就成,可现在已经成家了,总是要把业立起来的。

苏家的日子一下子就好了起来,长久盖在他们头上的乌云就这么散了,连要带着婆婆去城里头住也没让曹月明觉得有什么。

反而是因为苏国华安排公婆和他们住在两处,他们夫妻两个另外租了一处小房子而高兴。

“我知道你一直不想要和妈住在一块儿,但你身体不好,有爸妈帮着带孩子,你也能轻松一点,好好的把身体养好,才能好好的去做你想做的事情。”

苏国华知道妻子不想和孩子们分开,也不想和他爸妈住在一块儿。

这才想了这么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租在同一个大院里,不在同一套房子里,走十几米就能看到,关起门来却又是两户人家。

她想孩子就把孩子们接过来,有事儿做,就把孩子交给爸妈带。

这样一来,她的身体也能慢慢养好一些了。

“谢谢你。”

曹月明没想到丈夫会一直记着她心里所想的,也为了顾全她的想法,想出了这么一个法子。

换成别的丈夫,大多是会为了省钱,又或者是觉得,自己的爸妈有什么不好的,都帮你带孩子了,还帮你做饭洗衣了,你还这不满那不满的,太矫情。

从前是她错怪苏国华了。

虽然她嘴上不说,但心里还是怨丈夫的。

不过那点儿怨,都随着日子越来越好而消散了。

却没想到,随着她的身子养的越来越好,女儿的身世也就这么浮出了水面。

“你说不是故意就不是故意的?我看你们家就是故意要换女儿的!”

苏老太太指着对面的史家老爷子骂着。

她的心里接受不了。

当初这孩子生下来,家里那么困难,她都要把孩子送走了,又给留了下来。

这些年,她虽然说不上是掏心掏肺的对这个孩子,却也算是尽了心意的在照顾她。

结果现在冒出来个人说,这孩子不是他们家的,被抱错了。

抱错的那个护士要报复的是另外一户有钱人家,那家男人和她有了关系却又抛弃了她,就因为他家的妻子怀孕了,他就回归了家庭。

这护士气不过,就要把那家生出来的女儿换到穷苦山村里头去。

结果这一换给换错了,把他们家的孩子和对面这家人的给换错了。

看着照片里头那个瘦弱,却明显和儿子儿媳十分相像的丫头,苏老太太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

她受苦受难这么多年,被儿媳妇怪了这么多年,结果为的是别人家的丫头?

这是什么天理啊!

“不是故意的,我们也没想到……”

史老爷子从知道这件事情开始,就好几天没睡着。

儿媳妇想要儿子,拼了命的生孩子,二丫是老二,上头有个姐姐,下头有弟弟妹妹。

大丫好歹是第一个孩子,全家人也算是看的比较重,三丫招来了弟弟,在家也算是福星了。

就二丫,爹不疼娘不爱,差点儿把她给丢了。

是自己给捞回来养着,这孩子从小就乖巧听话,又懂事,又会读书,村里人都说是他们史家积了德,才有这么个孩子生在他们家。

他的心里是高兴的,可随着孩子越长越大,那眉眼长开之后,和儿子媳妇一点儿都不像。

他就觉得不安了。

村里也不是没有过孩子被抱错的,在城里头生孩子,那么多的娃娃放在一块儿,随便一个谁不小心,不就错了吗?

果然没多久,就有一个男人找上门来,他看到对方的第一眼,就觉得二丫和他很像。

果不其然。

偏对方查出来的真相还怪不得对方,那护士在干了这件事情之后就自杀了,只留下了日记本,只知道对方是想要把孩子换到他们家来。

却不知道被换错的那一家是谁的孩子。

因为护士自己也搞错了,护士的家人怕这件事情被宣扬出去,一直都没对外说过这件事情,直到苏国华找上门去。

如果不是苏家发现孩子不对,找过来,可能这件事情一辈子都不会被人发现。

他们其实也是受害者。

他们家虽然穷,儿子媳妇也想过那种糊涂的法子,不要孩子了。

可他们没想过要把孩子换到别人家去,干这种丧尽天良的事情是要遭天谴的!

不要自家的孩子已经是够缺德的了,何必还要把别人家的孩子拉来受苦呢?

“我不管,把你们家的孩子拉回去!”

苏老太太接受不了这个现实,把明珠的照片丢了回去,苏耀妹她也不想要。

一想到自己为了这么一个别人家的孩子受了这么多年的气和苦累,她就不想要看到那个孩子。

至于那个被抱错的孩子,她也不想要。

都被别人家养了那么多年了,再抱回来,还能养得熟?

更不用说还是个女娃。

她就不喜欢女娃!

当初她就只想要个大孙子,结果生出个龙凤胎,原本想着是福气。

结果现在突然出了这么一档子事儿,这还能算的上是福气?根本就是晦气!

她才不想要把这孩子再捞回来,为了她继续受苦受累。

干脆别养了。

“那这……”

史老爷子为难的看向苏国华。

他的本意是要么不换了,他和二丫这孩子也算是有感情了,那孩子也没说要回来,她说想要好好读书上大学,挣钱养他这个爷爷。

他倒也不是想要让那孩子给他养老,只是看这家的老太太的样子,显然不是很喜欢丫头的。

他们家养了这么些年的孩子,都能说不要就不要了,要换成是二丫这个没什么感情的,他们又会怎么对待呢?

但他们家的条件摆在这里,二丫都是勉强活下来的孩子,哪里还能再多养一个?

其实来之前他也想过,二丫送回苏家是最好的,苏家的条件好,那孩子喜欢读书,以苏家的条件,供她上大学是没问题的。

可跟着自己就不一样了。

他还不知道能活几年,这把老骨头,能挣到的钱也有限,谁知道等他死了这小丫头以后会怎么样?

至于那个孩子,他是没能力接回来的。

儿子和儿媳干脆就不管这事儿,说二丫是他养的,那孩子也就该是他管的。

除非苏家答应给钱,他们就按照苏家的意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