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保生的保费那也是不便宜的,一个保生大概就要五两银子,这还是至少的。也就是个五个保生的话至少需要二十五两银子才行。
想想看,考生这还没有进考场之前光是保费就需要这么多了,再加上平日里的束脩费还有书本费以及先生的润笔费这些细算下来没有点儿家底的人家怎么敢将自己的孩子送去书院呢?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说寒门难出读书人的原因,如果家里的田刚好只够自家人吃饭的,哪里还有多余的能够给他拿去书院的听课的束脩?
而富贵的家里则不一样了,很多是从小的时候就开始为其请先生回来细心的教导。而且还是属于那种一对一的教训,先生们那都是恨不得嚼碎了以后再慢慢的喂给学生。
也因此为什么当初书院的莫先生在知道周有福不读书了以后会这么的失望,因为周有福真的是一个难得的有天分的人。
而且在落下了这么多的功课之后还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之内补起来的人,这样的一个人在自己的面前如果说最后要是因为这些个小问题不读书了的话,说不定就要失去一个栋梁之才了。
当然更加重要的一点还是因为他想要看看周有福到底能够走到哪一步,虽然说周有福现在还只是一个白丁而已,但是他相信周有福肯定是可以走远的,他对周有福有信心,相信他肯定是可以做得到的。
而周有福这一次回家主要就是跟他娘要这个保费,如果是从前的话周有福在要之前肯定是要再三的犹豫的,因为实在是太高了。
但现在他心里的负担已经没有从前那么的重了,觉得自家应该是能够拿出来的。
果然周莹在听说了周有福要这个银子做什么之后是二话没说的就直接的将银子给他了!
“给你作保的保生找好了吗?”周莹问道。
“是先生帮着找的,都是他的同窗!”
周莹听后说道:“等回头咱们一定要请你先生来咱们家里吃顿便饭好好的感谢一下人家,如果要不是你们的先生这么的帮你的话你现在哪里能够有机会去参加童生试。”
周有福对于他娘的这个说法也是相当的认同的,他觉得就是因为有先生一直在鼓励自己,所以自己才能够去参加童生试他们先生也是有很大的功劳的。
“一切都听娘您的安排!”周有福道。
周莹点点头,这事儿她记下了,等到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给安排上。
周莹又跟周有福说了家里要买地的消息,说是要带着他也去看看。周有福觉得这种事情他娘实在是没有必须跟他说,直接做决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