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不良人在归义坊中自然也有治所遍布,但与其他坊相比,归义坊中的不良人数量,却极少。早些年有过几次归义坊坊民与不良人冲突的大案,两边都死了不少人。当时已经罪证确凿,但官府却以牵扯太多,难以细查为由,楞是将案子给搁置了。

久而久之,被派去归义坊治所的不良人数目逐年减少,以至于到了今日,归义坊已经成了不良人势力碰触不到的不法之地,即便有那么十几个不良人还轮换着到归义坊执勤,但实则,被派到归义坊的,不是快退休的老家伙,就是犯了事发配过去反省的刺头,他们就跟归义坊中的匪徒一样,都是不受重视的边缘人物。

但陈番倘若要查归义坊,也不是没有办法。

陈番在长安县做了七八年的不良帅,早已经对长安城中的各路势力了然于心。他手下的眼线也遍布长安县各处,归义坊自然也不例外。

离开嘉会坊后,陈番便直径朝着西市治所去了。西市是长安县人流最大的地方,几乎全长安的胡汉百姓,都会到西市买卖交易。所以这里,也正是整个长安城中最为鱼龙混杂的地方,什么人都有可能在这里出现,什么事都有可能在这里发生。

正因如此,陈番将自己的大本营设置在了西市中段的不良人治所中,因为只有在这个地方,他才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传递消息。他派出的便衣,也只有从这里走出时,才不会引人注意。

陈番先是叫手下换下黑衣,到归义坊外联络他几年前就安插在坊中的暗桩。当然,为了保护手下的安全,接头的事,自然是越机密越好。情报统统用暗号来传,暗桩的真实身份,也当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走出了这第一步棋,陈番却又为救援发起了愁。

首先肃王世子会在大年初一独自出门,就已经是怪事中的怪事,而想到这些日子里,东边叛乱的事实,陈番推测,很可能是肃王府内部出现了问题,以至于世子出走,府门凋敝。

那既然是出走,肃王府方面,肯定不想这事被声张出去,陈番纵然想救人,但怎么救,还得先问过肃王府的意思。而这件事,就不能是他一个人出面,跟皇室打交道,不带上自己的顶头上司,就显然是不懂规矩了。

可既然要去见上司,陈番就不得不把自己的排面也给架起来。他当即召集了十几个在西市各处待命的不良人,一行人身着黑衣腰挂横刀,浩浩荡荡的就朝着长安县县衙迈进。

离开治所前,陈番还不忘交代被选中的便衣。

“盯住归义坊坊门,但切忌打草惊蛇。”

陈番带着人浩浩荡荡的往长安县县衙去了,但曹易这边可是已经做好了鱼死网破的准备。这二人刚一到归义坊坊门,就注意到了陈番安排在坊门处的盯梢便衣。

生面孔……

二人心中又是咯噔一下。丁小沾连连快走了几步,凑到曹易耳边。

“曹哥,这……该不会也是官府的人吧?”

“难说。”

曹易面上不动声色,右手却已经不自觉的握到了横刀的刀柄上。

以往若是寻常百姓见着他佩戴横刀,定然要朝他身上多看几眼的。若遇武侯,还会叫他出示验传,以证身份。但这时,坊门旁的那几个生面孔,非但没往他身上多看一眼,还好像无知无觉般,有的往远处漫步,有的则坐在门柱石阶上,若无其事的与身边人攀谈。

曹易带着丁小沾快速入了坊,直等到他二人身影拐入坊中小巷,曹易的步伐便愈发快了。

“曹哥,咱们现在怎么办啊?要是官府的人真是冲咱们来的,咱们干脆现在就与他们拼了吧!就那几个人,归义坊里的混混多了去了,我谅他们不敢真的率兵来打!”

丁小沾一个瘦猴儿,这时在曹易身边上蹿下跳的,好一副义无反顾的模样。但曹易却始终沉着张脸,手在腰间刀柄上攥紧了,就连青筋也根根尽现。

倘若胡九彰在此,他便能轻易看得出曹易此时的状态。他在担心,在害怕。可如他这般壮硕的退伍老兵,他又有什么好怕的呢?要怕,也得是丁小沾他们那些普通人怕。

可曹易这时,却又真真正正的在恐惧着什么,且为了掩饰内心的惶恐,他面色变得格外阴沉,紧锁的眉头好似能掐死一头牛。

丁小沾看惯了曹易这副表情,倒也不以为然。

“曹哥,你说呢?”

“……就你们,也想跟官军打?”曹易声音低沉着,眼中实则,不屑多过担忧。

“怎么就不能?再说咱们这条街外头,还有黑叔他们的地盘呢,他们也容不得官府的人这样长驱直入吧?”

“你未免也把人想得太好了。”曹易轻叹出一口气,“这时候指望别的帮派的人会出手相助,就像是指望债主老赖主动还钱似的,根本就是没边的事。”

“可——”丁小沾不甘示弱,“就算没人愿意帮咱们,但官军也未必就敢明目张胆的进归义坊抓人!”

“不敢明目张胆的抓,就不能偷偷摸摸的抓了?官府的人也不是傻子,他们若想神不知鬼不觉的潜进来,多得是办法。”

“可倘若不战,咱们还能怎么办?这人也劫了,东西也抢了,现在把人送回去,也太窝囊了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