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慕云冷面厉喝道,卢盛这才如梦初醒。他怔怔盯着李慕云看了能有两三秒,接着才后知后觉的挺直了身子,收回手。

卢盛眼中闪过一丝怒色,正要开口训斥,怎知他身后忽而传来一串急促脚步声。

“将军,不好啦!叛军突然来攻,卢老将军令你速速赶到关上去!”

第52章 佯攻

却见卢盛“啧”了一声,眼光在李慕云脸上犹疑片刻,到底还是站起了身。

“在这儿等着,哪儿都不许去!倘若敢跑,我便是翻遍了潼关,也会把你给翻出来!”

他厉声威胁了一句,转身便随着传信兵一同奔出。

但现在要李慕云为此人劳心费神,他还真腾不出那份儿心思。

不知为何,卢盛触到他手背的那一瞬,他脑中竟鬼使神差的浮现出了胡九彰的脸。而再到那小兵进屋通报,李慕云心里直是一怔。

怎么他们才刚到就要开战?老胡那个样子,他能上战场作战?

想到这儿,李慕云心里咯噔一下。霎时间他周身冷汗直冒,只觉得好似当头棒喝般。万一叛军强攻,潼关驻军没守住怎么办?万一胡九彰在战场上阵亡了怎么办?

想到那最后一种可能,李慕云整个人都僵住了,他一下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哪儿还管卢盛临走前说过什么。要是胡九彰死了,他一个人在潼关还有什么指望?莫不如直接投了叛军,说不定还能父子相见,亲人团聚呢!

李慕云单是想到这些,身上就止不住散出一阵阵恶寒。他连站都要站不稳了,踉跄几步跑出营房,只朝着潼关城楼的方向跑。

他不能坐以待毙。好不容易逃出了长安这个金丝牢笼,他如今的命运,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

胡九彰这边,虽然他与甘若山两个相互都不怎么待见,但这一路走来,倒也相安无事。到了营房,甘若山带着胡九彰去寻文吏录名,折腾半天,胡九彰才终于被带到大军驻扎的营地中。

甘若山所在的团就驻扎在潼关城头下,全团按照西北军一贯的编制,由校尉指挥,下面两个旅帅,各带一半的人。甘若山手下一百零三个兵,加上胡九彰,一百零四人,分成十个小队。甘若山这人,虽然态度不怎么样,但真到了指派的时候,也没有故意给胡九彰难堪。

“你即是老兵,我就叫你去做第一队的队长,你们队加上你,一共十一个人,不用我再教你该如何去管了吧?”

甘若山站在营房大门口,胡九彰这时刚卸了行李,只觉得整个人矮了半截。

“不用。”

胡九彰随手擦去额间汗渍,又在额头上留下一抹黑手印。

地上一排排的是十人一组的通铺,正是上午练兵的好时候,此时营房中空无一人,只有他跟甘若山两个站在入口处。

“咱们团加上你,也才五个老兵,校尉王峥,原是朔方军的兵,另一个旅帅石襄,是安西军的。还有个河东军的张芝,跟你一样是队长。剩下一百九十九人,都是上个月募来的新兵,一点经验也没有,全指望着我们五个来带,你可得做好心理准备了。”

甘若山说着,又朝胡九彰身旁的藤箱看了看。

“你先在这儿安顿着,弄好了之后,到校场去与王校尉打声招呼。”

“好。”

胡九彰嘴上虽然应了,但人站在那儿,已经睡意上头。

大抵是回到军营的那种安心感,胡九彰一下就把连日来充斥脑海的警惕与提防统统卸了个干净。在外面时,他还不觉得困,但一进来,见到一屋子的通铺,反而困得一塌糊涂,单是站在那儿都要睡着了。

甘若山见胡九彰没有要开口的意思,也不再多说,正欲转身出门,谁知他身后忽然跑出一人来,险些跟他迎面撞上。

“甘旅帅!叛军攻城,王校尉叫您赶快归队!”

“什么?!”

甘若山吃了一惊。他怕是没想到,沉浸了一月有余的叛军,居然就在今日展开了攻势,他一个箭步就要窜出营房,都已经跑出三四米,才想起应该还有个人。

“胡九彰!快跟我归队!”

甘若山吼出的这一声,胡九彰根本没注意,他已经是半梦半醒,纵然身边发出多大的声音,这缺了一连七日的觉,也得先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