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之中,空有名位的存在是最好的猎物,从此,这个没了后台的小太子被卷入各种各样的政治斗争,成为最好的棋子。
老皇帝只是冷眼旁观,他最喜欢的是静妃和容妃生的三皇子和八皇子,如果不是朝堂局势过于混乱,他还需要太子做靶子,太子连皇后为他争取来的太子之位都保不住。
即使太子没有任何权势,性格唯唯诺诺,面对父皇诚惶诚恐,老皇帝依旧对太子放不下心来。太子身边的侍女太监都是老皇帝的眼线,就连太子的伴读都是老皇帝心腹的子孙。
季三青进宫之前,季老丞相就暗示过他了,他的任务不是伴读,而是监视太子的一言一行,一旦有任何异动,随时上报给皇帝。
有关于太子的处境,季三青早有耳闻,太子身为嫡长子,作为一国储君,整日活在暗杀和威胁之中,身边没有一个贴心之人,没有一个可以交流的朋友,周围的所有人时时刻刻地窥视着他,一旦他有半分的逾矩,展现出分毫不合时宜的野心,等待他的就是灭顶之灾。
季三青对这位可怜的太子的确有着同情之心,可这种同情没有超过对爷爷的敬仰,在季老丞相和太子之间,年幼的季三青必定会选择前者。
那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季三青的态度发生了转变,他违背爷爷的命令也好保护太子,他不惜冒着风险也要与无能的太子同行呢?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友情与忠诚掺杂在回忆中每一寸柔软的瞬间。季三青当了太子十年的伴读,他亲眼见证了太子从一个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个自己政治抱负,一心向着光明而行的磊落君子。苍黄翻覆的政坛,丛杂纷纭的言论,太子是成长在泥潭中的青松,不畏艰难、愈挫弥坚。经历了风雪的低档和洗礼之后,更显得高洁。
太子与季三青一起长大,有同一个老师,喜欢同样的书籍,于漫长的岁月之中,他们无数次探讨,无数次争论,无数次规划这个国家未来的图景。经过数不清的促膝长谈,对国家弊病的分析,季三青明白,太子发自内心想要成为一个好皇帝,面对这个理想高远的储君,季三青灵魂的旋律为之共鸣。
季三青不喜欢藏污纳垢的朝堂,也不喜欢抛头露面,但为了帮助太子建立自己的势力,季三青选择踏入这肮脏的政坛。他要践行太子的意志,而那同样也是他自己的意志。当三王爷党步步紧逼,快要逼死太子的时候,季三青毫不犹豫地决定与太子一起赴死。最后是季老丞相看不下去了,拉了太子和季三青一把,不然太子早就被三王爷给弄死了。
这是一对同舟共济、不离不弃的君臣。太子有想法,季三青将之落在纸面,写成奏章;太子担任巡抚,季三青亦要追随,与其一同出入灾祸瘟疫肆虐的地狱。
“他是我的挚友,是我的同路者,是我选的君。”季三青说起太子的时候,眸中闪烁着光芒,“我所追随的那人,他理想坚定,他胸怀天下,他会成为最伟大的王。”
话语令人感动,是真情实意的流露,小竹听了季三青的故事以后,眼中泛着泪光。我的内心静如止水,冷冷地提醒季三青:
“他是怎样的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史书注重将记下怎样的他。”
强权即真理,胜者才有记录历史的资格,史书上的恶人们,一半是真的十恶不赦,另一半不过是时运不济的可怜虫。这场内战之中,如果太子赢了,史书之中的主子就是罔顾人伦的嗜血逆臣,我则是贪婪狡诈的佞臣;如果我们赢了,太子就是弑父杀弟的伪君子,季三青则是空谈大话的狂人。
季三青并不为我的言语所触动、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我的主,他是我我选择的君,无论他做出怎样的选择,我都会追随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