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场一镜一次!”执行导演喊了声,场记拍板,这就开始了。
场景一开始,是陈路背着书包奔跑着去学校的镜头。
他气喘吁吁赶到学校门口,自上学以来第一次迟到,被门口正好查岗的保卫处主任抓了正着。
时舟摇上场前把头发揉了把,揉得乱了些,像是刚飞奔过来的样子。
“下午放学去打扫报告厅!”扮演主任的是个长得严肃的老演员,板着脸训斥他。
声音一出来,时舟摇有一瞬恍惚,竟然想到了记忆中某个熟悉的场面。
也是晴朗的早上,也是校门口厉声呵斥的主任,不过当时站在门口挨训的是两个身影。
陈路挨了处分,放学后乖乖去报告厅做值日。他背着书包低眉顺眼,打开门走进报告厅时发现只有他一个人。
他把书包放下,又拿起扫把认认真真从角落里开始扫地。报告厅积了很大的灰尘,扫把掠过,尘土飞扬,呛得陈路一阵低低的咳嗽。
他一个人一直扫完整个报告厅,把垃圾堆到门口准备待会儿倒掉。
这段戏不难演,谁都做过学生,也做过值日,只要把自己真当个学生在做值日就能出效果。但时舟摇往里面加了不少细节,让这本来有点空旷的镜头不那么僵硬了。
剧本给到的只是一部分,很多动作需要演员自己去设计。从刚才那段李敬若就看出来了,时舟摇在有意识地往里面加细节。
其实他一直不大赞同年轻演员太抠细节,因为他们大多数首先能把表面的层次表现好就算完成度很高了,至于更深层面的细节,加不好了反而显得舍本逐末适得其反。
当然,天赋异禀的不算,像盛帘招这样光用眼神就能演戏的,有时反而能够给导演们带来更多灵感。
陈路进门后把书包小心地立在旁边这里,时舟摇特意挑了一处灰尘最少的角落放书包,书包倒了以后他又折回身扶正,看得出都是临时加的动作。
而且加得刚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