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朗的生活用品置备得七七八八了,余下缺的东西慢慢再补也来得及。
睡觉前,傅朗给纸箱拍了张照片,下面附了一句话:明天送过去。
进入规律后的日子拨算盘珠子一样,一天天被轻易地滑了过去。
在北城大读书,压力并不比高三小,甚至比那时候还要忙。
一晃就是半个月过去,大伙偶尔经过黢黑的宿舍时还是会嘀咕一两句。
事后,傅朗他们宿舍被当成了防火教育的反面典型,学校要求各院系进行安全知识讲座,并实地参观烧毁的宿舍惨状,力求给熊孩子们造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加强防火意识。
于是,充电宝和杨钊一次次在校内论坛被推上风口浪尖,论坛里的扒皮贴像无穷无尽的噩梦,把杨钊死死摁在黑暗里。
卜奕得知杨钊剽窃了傅朗论文是在一片缝纫机的嘎达声里。
“可算知道那几个哥们怎么就那么不待见杨钊了。”关健捞着他屁股底下的凳子挤过来,举着手机往卜奕鼻子下凑,“看,有理有据有照片,这几条数据都是傅朗弄出来的,支撑论文的关键性依据,杨钊不但把数据弄走了,还把他论文删删改改变成自己的了。”
卜奕把自己机器上的半截袖子扯下来,线头剪断,耷拉着眼粗略一扫,手指在屏幕上点点,“他们俩的事儿,当事人什么都没说,这人怎么知道的?”
关健露出个高深莫测的笑,“老段不是经常说么,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猜怎么着,那几天,傅朗为了方便,用的他们实验室电脑,时间戳明明白白写着呢。”
卜奕随手翻了两下论坛,大多数人都言辞激烈,开足火力猛喷杨钊——也不知道这人混了两年多是把人缘混得有多差,一眼看过去,万里江山一片骂。
-我要是他,我可没脸见人了,一头撞死算了。
-这种品行不端的货是怎么混进我校的,别是有黑幕吧,谁来扒扒杨钊啥背景?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楼上别阴谋论。
……
卜奕又把旁边的料子拉过来,沿着画好的线下剪子,咔咔几下,布料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