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珩一面说,一面让阿桃坐下吃茶,芸娘进来,他深看了两眼,道:“好好侍奉皇后,我去趟澄碧堂。”
阿桃还没说什么呢,燕珩就匆匆走了,她嘟囔:“于昭仪的诗再差,那肯定也比我的好啊,还怕我笑话吗?不至于这么着急吧。”
芸娘和拾夏怕她心里有芥蒂,齐齐上来,又是奉上果子,又是递上太皇天后赏的首饰。
其中一对耳环做的极好,阿桃眼睛一下子就吸引过去了。几个宫女围过来,阿桃一会将耳环给这个带,一会儿将簪子给那个带,带着首饰还不满意,阿桃还让小姑娘们换上纱裙衣裳,一水地都打扮地漂漂亮亮,也就不再纠结燕珩那事儿了。
另一边,燕珩揣着手绢到了澄碧堂,于昭仪正在喝药,燕珩立在堂屋中央,将手绢扔在她面前,质问道:“这是你给玉芙殿的?”
于昭仪对他的唐突和怒气并不在意,拿着汤勺不急不缓地在汤药中搅动,缓缓开口道:“兄长,皇后似乎还不知道景国到底在中原做了什么事吧。”
燕珩的面色铁青,于昭仪了然道:“看来是不知道了。也是,景国地广人稀,消息不通,皇后在黑水河那样极偏僻的地方长大,怎么会知道呢。再者说,景国皇帝迫不及待地实行愚民之策。”
于昭仪所说的愚民之策,是景帝意识到无法以武力一举拿下广袤的中原后,有人提出的潜移默化的攻伐策略。
这策略分里外两个部分。于内,景帝多次标榜自己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将侵略屠戮中原的战争美化为开疆拓土的皇朝霸业,以期征到更多的兵士为他卖命,攻打夏国残余。
于外,在景帝的命令下,中原的所有学堂都不再将儒家经典、国朝文学列为重点。相反,景国编撰的诗词课本需得反复诵读。那些书中将入侵中原的景国军队描述为拯救百姓于水深火热正义之师,要推翻夏国的旧统治,建立新的美好国家。
针对这个政策,有些隐藏在民间的有识之士写了不少启发民智的诗句来反抗,可惜都被景国一一打压扫荡。
因此,不光学堂中,所有市面上带有讽刺之味的书册文集全部查抄下架。另有其他的话本小说因运而生,其中将景国那些强盗行径,美化再三,甚至有夏国汉女爱上景国士兵,重获新生的故事。
“我听说,扶风郡有个藏于寺庙内的印书作坊都被发现了,兄长是不是又立下大功一件呢?”于昭仪如说说。
燕珩揉了揉眉心,与她道:“慧颖,我记得跟你说过,不要老是去打探消息,手伸太长会被人抓住把柄的。”
“兄长是怕我连累你?”
燕珩无意再与她多纠缠,命令道:“我只跟你说,皇后那儿你少去招惹,她若有一丝异样,都怪在你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