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正因为有这个闹剧阿桃才印象尤其深刻,她把那几段文字上下看了许多遍,心想诗是好诗,可于昭仪为什么要写这个给我。
阿桃突然站起来,往书房东墙那边走去,她记得那儿有一张舆图。
果然,阿桃立在墙下,学习燕珩的动作将绳索解开,哗啦一声!
一张顶天到地的舆图展现在眼前,这图是夏国勘测描绘的,除了夏国之外还有景国、蒙古、西凉、大理、吐蕃等等。
州郡县乡极为详细,山川河流清晰可见。
巨大的图幅條地打开来,展现在阿桃眼前的是她想象不到的宽广世界。
曾经在阿桃狭小的认知里,世界上最高的上就是长白山,最长的河就是黑水河,最远的距离就是从上京到东都。
万没想到,外面的世界居居然纵横万里。
东面碧海苍茫,西藏高原广袤,南疆群山崴巍,北面草原辽阔,当真应了于昭仪那句“天大地大”!
阿桃看着眼前的舆图,不禁愣住了,痴痴地想:如果有机会,能去这些地方见识见识就好了。
阿桃有次来书房找燕珩,偶然瞧见燕珩对着这舆图看得出神。
阿桃还没来得及认真看,舆图就被燕珩收了起来,他对阿桃道:“夏国已经没了,这图可不用再看了。”
这会儿燕珩不在,阿桃搬了张椅子,拿过桌几上的油灯,抚摸那巨大绢帛上的每一寸土地,看得极细致。
阿桃尤其关注的,是景国与夏国的地理位置,那景国盘踞北海一畔,辽东大半土地,果真是在夏国以北的。
图上还将燕云幽蓟之地涂上了阴影,那地界本是夏景两个常年起争端的地带,阿桃当然不可能知道如此详尽。
只是联想元皓的蛮横霸道,能在宫里出入自由,看来楚国是地位是弱小的,可能常受景国的气的,于昭仪写这个诗莫非是在泄愤,或是鸣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