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她们三五成群地出份子凑钱来买营养品,叽叽喳喳地把食堂的房顶都要吵翻了。

晚来的女生没买到,还缠着老耿头不走,非要他出校门去帮着再采购些回来,哪怕是价格贵一点也行!

老耿头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一辈子没结婚,东骅一中建校的时候他就进了食堂,那时候是个小学徒,跟着师傅学了几年后,厨艺精湛,后来他师傅年纪大了,回家去看孙子去了,他就被学校提拔为管事大师傅,一个月比旁人多拿五块钱,钱是不多,老耿头也不在乎钱,他一个人吃饱了全家不饿,要那么多钱也没用,这些年来,经常会遇上饭票丢了,吃不上饭的学生,每回他们都是来找老耿头,眼泪一流,都不用说,老耿头就明白,直接自己拿钱给那孩子买饭……

有的乡下来的孩子,实在是家里困难的,他还长期地供饭。

用他的话说,我虽然没成家,但我却有很多孩子,这些学生娃儿都是我老耿的孩子,我的钱赚来就是给孩子们花的,不然留着也是废纸!

学校几次要跟上级上报他的事迹,都被他婉拒了。

他说,他可不是为了出名,他这辈子就想这样跟孩子们在一起,成天乐乐呵呵地,挺好。

历任校长都对他很是尊重。

这会儿,这位稳重好心的老耿头一看女孩子们跟中了魔似的来买贵重食物,忙扯了一个来问,你们买这些东西都是留着自己吃的?

那女孩子笑了,“大叔,哪儿能啊,我们可不舍得吃这样好的东西。”

那就怪了,你们买给谁?

老耿头不解。

“我们是给……”

其中一个女生刚要说,却被旁边一个女生拉住,并给了她一个闭嘴的暗示。那女生不说了,跟同伴一起快跑掉了。

怎么回事?

老耿头是个过日子仔细的,别看给孩子们花钱他不在乎,但生活一直很简朴,就那些高价格的罐头、麦乳精什么的,是学校要求的,说有的孩子体弱,家里钱宽裕,想买,你们食堂准备点,以备不时之需。

但这样大规模的抢购高档食物,还是让老耿头心生疑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