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质地厚而颜色鲜艳,覆盖力强,干后不变色,十分适合元少晴反复精细刻画的习惯。

其实本来用水粉颜料纸笔是最合适的,但是在这偌大的玉京城中,会购买西洋画具的人实在是寥寥无几,若当真用了,无异于自报家门。

着普兰将颜料的品种记下,以备日后再次购买,然后令柠黄将一刀玉版纸尽数裁成合适的大小,堆成厚厚一沓。

接着借口自己需要安静的作画环境,支开普兰柠黄之后,元少晴才真正开始画画。

初次下海,为了迁就古代人的接受能力,以防步子太大扯到蛋,元少晴并未将现代本子中诸位老师强大的分镜技法和重口味元素一股脑的加进来。

经过仔细思考,权衡利弊,她在格式上保守地选择了传统的小人书格式,一页图配几行文字,只在画风上做较大的突破。等到以后出的本子多了,有了固定的读者群体,再视情况做进一步的大胆尝试。

在本子的剧情上,元少晴也是选择了以大齐传统的书生鬼狐故事套路做框架,然后填入现代网文中久经考验,屡试不爽的逆袭打脸内容,最后点缀上现代人喜闻乐见,老少咸宜的猫耳女仆元素。

元少晴初步将它命名为:《狸奴玉婢》。

剧情是这样的。

玉京城一个世家豪族之中,有一位庶出的三少爷李华,他生母早亡,嫡母不慈,父亲冷漠,兄弟疏离,平日里尝尽人情冷暖。

不过他天资不凡,过目不忘,极有读书天赋,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发奋苦读,考得进士功名,离开这个令人窒息的家,扬眉吐气。

不料运数不佳,一连两次乡试都被分在了臭号,臭气熏天之下,发挥不佳,名落孙山,直到弱冠之年才只得秀才功名。

李华心中苦闷,于是在书房之中借酒浇愁。正是酒酣耳热之际,一只浑身雪白无瑕,煞是可爱的小猫咪从窗外跳了进来,轻轻落在了他的面前。

猫咪的可爱抚慰了李华孤寂的内心。他很快便对这只小猫爱若珍宝,精心地养在身边,并因其洁白如雪,玉雪可爱,取名为“白玉”。

白玉的性格十分黏人,李华读书时,它就跳上他的膝盖;李华吃饭时,它便试图跳上桌子;李华睡觉时,它也要钻进被窝里一起入眠。日日相处,主宠感情渐深。

一夜,李华搂着白玉睡的正香。恍惚间,他觉得白玉的身体不断的发热,睁眼一看,一股白气升起之后,他怀中的白玉竟已变成了一位花容月貌的绝代佳人,美貌中透着一丝懵懂,甚至还长着可爱的猫耳猫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