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沈鹤行闻言,却是心平气和,轻笑着附和她——这使元少晴感觉好像一拳打进了棉花里一般,顿时觉得没劲透了,收起了刁难沈鹤行的心思。

……

“国画一道,说是以意境为先,其实也不过由是布局,色彩,笔法,墨法等技法构成而已——要说画中真意,当以空明堂为首,不过其中也是有些固定程式的……郡主对此却是知之甚深,沈某便不班门弄斧了。

布局色彩,郡主在学习西洋油画之时,定然也有些涉猎,造诣颇深——而国画与油画在布局色彩方面的不同之处,也确实有许多……这个方面颇有些深度,沈某不敢擅专,便留下以待祖父大人讲解。

今日主要讲解的,是笔法与墨法。

笔法分中、侧、逆、拖、散,其中中锋行笔为重中之重,是为笔法之骨……

墨法有焦、浓、重、淡、清,落于纸上,便是枯、干、润、湿、漓……

笔为骨,墨为肉,笔法之眼在于‘力’,墨法之眼在于‘变’……”

沈鹤行声音清朗地讲解着,睫羽低垂,眉头微蹙,每每说到重要的知识点,便伸手拿起笔架上陈列着的毛笔,在书案上的熟宣上做起示范来。

看他的样子,定然是花了不少心思在讲解的内容上——也就是说,他早就打算好了,今日来要给元少晴讲课……

不过平心而论,他的讲解效果确实不错,鞭辟入里,深入浅出,寓教于乐,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即便是在元少晴造型基础极其扎实,动手作画能力也比沈鹤行强上许多的前提下,她却也不住点头,听的十分入神……

本来元少晴与沈鹤行是分别坐于书案的两侧的,姿态十分客气疏离——现在,不知不觉中,两人却已经到了书案的同一侧,几乎快要挨在了一起……

“沈鹤行,你看我画的这枝枯树——枯笔焦墨,对不对?”

元少晴双眼发亮,正伏在桌面上,认真地照着沈鹤行方才画下的枯树,运用刚刚学到的笔法,依样画葫芦地在一旁画了一模一样的一枝——她丝毫没有意识到此时与沈鹤行之间的距离,已是有些过于近了……

元少晴浑然不觉,心机男孩沈鹤行也自然不会开口提醒她,而是用带着笑意的眼神,凝视着她正在作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