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刘明的话,崔兰轻笑了一声,笑声带着隐隐的讽刺。
在昨晚以前,崔兰对自己的人生一直抱以一种无力感,她觉得自己的人生荒诞极了,就像剧本被悬挂在过山车上,无论山顶悬崖,操控盘都不在她手里。
可昨晚,她却明白过来,原来荒诞感背后是有人刻意为之的恶意。
崔兰想起两年前,她被赶出t大前的那些“恶意”的过往——
崔兰从小就是令人惊叹的天才,14岁参加高考,成为z省的理科状元,并进入了t大的计算机系。而后,她很快读完本科并直博。
崔兰的博导是莫建华教授,因为莫老师的格外重视以及尽力栽培,崔兰本该在19岁那年拿到她的博士学位,可是那一年她却出了学术丑闻。
崔兰甚至还没搞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安上了抄袭的名头。
明明整篇论文是她独立完成,论文里提出的仿生算法是她长时间投入精力、几乎在睡梦里还在思考才得出的得意成果,突然就成了抄袭的。
崔兰的呕心沥血仿佛成了一场笑话。
没有人相信崔兰,毕竟事情看起来太明显了,别人的论文早于崔兰好几个月投刊呢。
崔兰一直是莫老师最得意的学生,他向来认为崔兰是难遇的天才,哪怕铁证如山,他也不愿意放弃崔兰。
莫老师竭力保崔兰,各方周旋,缩小事件的传播范围,才让她不至于立刻被赶出t大。
事成定局,崔兰花了一段时间接受自己抄袭的事实——哪怕她完全不记得自己什么时候抄袭。她只好重新再修博士学位。
22岁那年,当崔兰觉得自己做出了一个很棒的成果,可以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名时,命运的大棒再次迎头挥下。
崔兰又被指认剽窃,这一次,她被告上了法庭,罪名是盗用了一家公司的专利。
又是一次铁证如山,那家公司的成果提出的时间显然比她早。
那时候的崔兰百思不得其解,难道人的思维真的可以相似至此,还是自己其实无意中看了别人的东西,却不记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