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另一边,徐向北见时间到了,懊恼得一拳砸在了键盘上——
这是什么鬼题目?软件抽调的那些数据完全不知道要怎么使用!三个小时下来,他没能写完一个完整的程序,甚至写到一半就已经写不下去!
时间截止,两人的电脑被强制锁屏,他们所编写的程序也原模原样地传送到了会场礼台的主电脑上。
而两人也走出了编程的隔间,回到宴会主会场。
经过三个小时煎熬,徐向北的脸色很不好,拿了一大杯水喝下去才稍微好一点。
接下来就是评审环节。
评审环节有两部分,一是运行,二是程序点评。
运行没什么好说的,看程序能不能运行出结果,这部分占了百分之三十。
点评是由组委会的人查看两人的程序代码后,就创新性、整体架构等方面打分,占百分之七十。
徐向北知道他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比不上崔兰,但他还留了一招——他让陈方帮他打点了评审环节,组委会有一半以上的人不管如何,都会给他高分而给崔兰低分。
徐向北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方,只见陈方点了点头,以示事情已经办妥。
与此同时,崔兰也正在看着徐向北——她猜测如果徐向北还有后手,应该会在评审的点评打分上下手,毕竟运行部分很客观,即使是徐向北,也基本上动不了手,所以只能是点评打分部分了。
……
礼台的大屏幕上,两人所写的源代码已经被编译后运行。
运行的结果很显然,崔兰的程序能够顺利运行,并粗略预测震害后建筑的损毁信息。
但徐向北的程序无法运行,更不用说预测赛题要求的结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