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帆船首航

然而还是要比走路快多了。

将城中各项事宜交接给母亲和桑等人,顾国带着十来个不会晕船的族人,帆船满帆向下游航行而去,黄白色的船帆被他用赤铜矿石粉画上了规和矩的图案,百米之外都能看清这一鲜红的三角构图。

步行需要七天的羊牙部落,在航速接近十节帆船的全速前进下,只需要十几个小时便能抵达,但顾国没有贸然在夜里航行,他不熟悉陶河的水域,万一在夜里黑咕隆咚的情况下在河中触底,将船撞出个窟窿,那当真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猪皮点燃了一盏油灯,这是用动物油混合纤维绳制成的小灯,放在一个陶罐中,纤维绳被固定在陶罐中央,即使动物油因高温液化,纤维绳也不会倒入油中导致火焰熄灭。

青铜船锚将帆船固定在距离河岸三十多米的地方,夜晚的水流由于月亮的潮汐引力,比白天更湍急,然而人们坐在这艘排水量接近二十吨的庞然大物中,稳如老狗。

猪皮嚼着一块腊肉,油脂在他的唇边反射着透亮的光。

“有了这艘帆船,桦皮船就换不来几个铜钱了。”(冬天顾国将陶钱换成了铜钱)

“是啊,有了这帆船,我们可以拖起一张很大的网,从陶河的下游一路拖到上游,可惜我们编不出那么大的网,绳子肯定会断的。”

桦将头摇成个拨浪鼓,笃定地说道。

顾国则在一旁默默看着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各抒己见,偶尔引导一下话题的走向。

夜已深,十几个人横七竖八地躺在甲板下平整的木板床上,下层隔仓中则存放着他们这些人两个月的生存物资,除了腌制的肉干和淡水,还有少量富含淀粉的块茎。

在一阵阵惊天动地的鼾声中,顾国沉沉睡去。

第二天,朝阳在陶河对岸升起,羊牙的部落迎来了新的一天。在和顾国部落初次“友好”交流之后,羊牙的族人们都从山洞中搬了出来,学着上游的模样,在陶河岸边盖了二十几间屋子,不过由于人手和工具不足,羊牙心心念念的城墙一点也没有动土的迹象。

正在河边打水的黑陶,将陶罐提起时发现陶河上游正飘下来一个奇怪的东西,水面之上是一间用木头拼接而成的屋子,而在屋子的上边,一杆笔直的树干悬挂着三面比他曾经居住山洞的洞口还要巨大的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