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心急如焚,走投无路,方才求到娘娘这里,给娘娘添难了。”
月华慌忙赐了座位,半搀着常乐侯坐下:“我也是刚刚才听魏嬷嬷说起,知道凌睿出了事情。我人微言轻,未必帮得上忙,但是定然不遗余力。”
常乐侯坐下,立即有宫人上前奉茶,月华将身边的人全都打发下去,方才沉声道:“你先不要着急,喝口茶润润嗓子,一五一十讲来,究竟是怎样一回事情。凌睿那样乖觉的性子,如何会犯下这样大的罪过?”
常乐侯哪里还有心情饮茶,略欠欠身,长叹一口气,便将情由仔细道来。
“昨日里,你五舅父代为打点了大理寺的狱卒,我装扮成狱卒的模样混进大牢,见到了睿儿,方才知道具体经过。
死者是睿儿同窗,姓沈名士亭,平素便多少有点罅隙,但表面还是极礼让的。
除夕那日下午,我们进宫参加宫宴,他与几位同窗相约去酒楼饮酒。那沈士亭贪杯之后有些忘形,不知为何竟然看中了酒楼里掌柜的女儿,众目睽睽之下便百般调戏,欲行不轨。
凌睿上前劝解,拉扯的时候,那沈士亭站立不稳,一个踉跄,竟然摔倒在地,头正好磕在柱子上,立即口鼻流血,一命呜呼了。”
“若是站立不稳,哪会摔得这样厉害?莫不是凌睿使了气力?”月华立即提出自己的疑问。
常乐侯坚定地摇头:“我后来问过他在场的几位同窗,也都证实凌睿不过是将他拉扯开,他醉酒脚下不稳,所以摔倒在地上。当时众人还只当他是醉迷糊了,摔倒在地起不来。”
月华叹口气:“如此说来,果真是与凌睿有关了,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个误伤。”
“若是判个误伤,我砸锅卖铁,只要能保住睿儿一条性命,那也就认了。关键是在场的人里有居心叵测的,说睿儿与那沈士亭素有过节,是趁机起了杀心。所以那沈家人才不依不饶,非要将睿儿置于死地。”
常乐侯说着,又是忍不住老泪纵横:“娘娘您是知道的,我膝下只有这一子,他若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活着也没有什么奔头了。你舅母已经病倒在床上,晕过去许多次。”
廉氏怎样,月华并不放在心上,只是看常乐侯,一时心软。
此案证据确凿,想要翻案那是不可能。若是依仗常家权势,莫说未必能行得通,就算是救下凌睿,泠贵妃与太后往陌孤寒跟前吹吹风,她褚月华也就永无翻身之日了。
也难怪太皇太后竟然舍得舍弃常凌睿,权衡利弊,因小失大的确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