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5页

她倒是也知道,自己不招人待见,王永珠当初把话就给说清楚明白了的。

就琢磨着,去打听打听,王永珠他们在家要呆多久?若是只呆上一段时间就走,倒是好说。

他们走了,一时半会回不来七里墩,倒是可以趁着这次回来,她厚着脸皮多上门几次,就算被骂也好,赶出来也好,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只要能看到她经常出入王家的门,让别人以为她跟王家的关系好了些就行。

等王永珠他们一走,她再找个远一点的媒婆,找个远远的不知道这里头情况的儿媳妇,先把亲给成了再说。

生米煮成熟饭了,到时候就算是搬出王家老宅子,可是木头有媳妇了,孙家有后了,也顾不得了!

只是,这主意她不敢跟人说,连木头面前都不敢露出一点来。

本来是不出门,只窝在院子里的,这两日也不窝在房里,只在门口坐着,听村里人来来往往的,说些只言片语。

尤其是知道他们家情况的一些人,故意的在王永珍面前说些王家如何好,王永珠和张婆子这次回来如何的风光阔气的话,气王永珍。

若是平日里,王永珍听了这话,也得怄上些日子,只觉得老天不公,亲爹死得早,自己命苦。

可如今她另有打算,倒是忍住了,每日还是在门口守着。

村里人都说,只王永珍倒是开了窍了?还是认了命了,知道这妹子成了县令夫人,拍马也赶不上了,所以倒是不怄气了?

所以等金壶带着杜使君在村子里大致的转了一圈,将人送回去后。

回自己房里,捣鼓了一会,揣了两样东西,到老宅这边一看,就看到王永珍正坐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件看起来是木头的衣裳在补,手里有一针没一针的。

金壶就那么一眼看去,就看到那袖口都被缝在衣摆上了。

忍不住眼角抽抽:“大姑,您这是补衣裳呢?”

王永珍正想着心思呢,突然听到动静,吓了一跳,一针就扎在了自己手上,顿时哎唷一声,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