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7页

王永珠忙伸手拦着了,只道:“我倒不是为县君辩白什么,只是纯属看不过高六爷这般得了便宜卖乖的模样!做人不能这么无耻!端起碗吃,放下筷子骂娘不是?很是不必谢我!”

那嬷嬷却执意磕头:“世子夫人不必自谦!要知道,这京城上下,当着咱们县君的面不啥,背地里谁不骂咱们县君是个母老虎?都定是咱们县君飞扬跋扈,心狠手辣,才得六爷宁愿在外头子边一掷千金,都不肯跟咱们县君好好会话。”

“咱们县君要强,也要脸面,后来有了姐,为了姐,越发不能了。好名声和便宜都被高家得了去,还倒打一耙,变成了都是咱们县君的错!”

“我们虽然知道县君委屈,可到底是个奴婢,人微言轻,谁人听咱们这些个奴婢的话?就算再替县君不平,也只能放在心里。今儿个世子夫人的这番话,着实痛快!看到六爷那憋屈的样子,句大逆不道的话,老奴心里痛快!”

“县君口拙,每每跟六爷起争执,都被六爷得无从还嘴,总觉得都是自己的错。事后仔细想来,才发现都是六爷强词夺理,县君生气,不过六爷,就气得只能动鞭子,时久了,人人都知道县君是个母老虎了,其实他们那里知道,县君的苦?这些还没处去——”

那嬷嬷越越伤心,眼圈都红了。

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怂了

王永珠倒是有几分相信这嬷嬷的话,以她所见的高六爷,那真是无理都能搅三分,想来还真有可能。

又见这嬷嬷话行事颇有章法,反正也是闲着。

干脆让这嬷嬷起,些闲话,打听起她的来历。

原来这嬷嬷姓赵,当年是宫里的一个宫女,因为不心得罪了人,被罚三伏里,跪在御花园里的石子路上,差点没了命。

得亏遇到了荣宜县君经过,见她可怜,为她了两句好话,让她免了剩下的处罚。

又将荷包赏赐给她,荷包里恰好有一味解暑的香薷丸,让她解了暑气,没中暑昏过去。

后来荣宜县君曾经在宫中住过一段时,赵嬷嬷心中感念,找了机会,成了伺候荣宜县君的宫女,十分忠心耿耿。

荣宜县君也就干脆将她要到边,成了自己的贴宫女,出嫁也带到了高家。

当初荣宜县君陪嫁的贴的丫头,也有五六个,这么些年,剩下的,也就只有她和另一个姓孙的嬷嬷了。

王永珠心里一动,算一下这赵嬷嬷的年纪,以荣宜县君对她的信任,婚后,荣宜县君也经常入宫,是皇后跟前的得意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