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0页

就这么个半吊子,没有金刚钻,居然就去揽瓷器活了!

急得他这把年纪了,好几天都没睡好,胡子都白了一半,就为王永珠担心。

若是真有个什么好歹,只怕就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啊。

一面又急忙写信去,痛骂了大儿子杜仲景一顿,问他这个太医院院正是吃屎的?皇贵妃有孕,十天一请平安脉,偌大的太医院居然没察觉出来一丁点的问题?

这届的太医要么不行!要么就是大儿子太没用,对太医院太医的掌控不够,让他们生了二心。

一面又恨不得肋下生出双翼来,飞到京城去,看还有没有挽救之法。

日夜悬着心,连年都没过好。

好容易熬到了正月初五,估摸着最迟皇贵妃也该发动了,若是一尸两命,恐怕皇上震怒,这要是有什么不好的消息,邸报也该传下来了。

可一直都没动静,等到正月初十,才看到邸报上提了一句,皇贵妃平安诞下九皇子。

杜老太医才松了一口气。

然后杜仲景的信随后送到,说明了当日的情况和经过。

以杜老太医大半辈子在宫中浸润,自然看得出来字里行间的重重杀机和情况危急。

还好王永珠那丫头,福大命大,运气好,又有些稀奇古怪的手段,倒是平安度过来了。

后来也没少在秦老爷子面前吹嘘,自己这关门小徒弟如何的惊才绝艳,如何的力挽狂澜,如何的临危不乱,如何的从阎王手里抢人命可此刻见了王永珠。那些得意吹嘘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就是恨不得将这小徒弟揪过来抽一顿的怒火。

王永珠哪里不知道杜老太医为啥生气,当下十分老实的认错,又赔了不是,还舔着脸,十分小意的吹捧了半日,才将杜老太医安抚好了。

杜老太医剩下的那点子气,本就不多,被王永珠这么一讨好求饶,哪里还崩得住?

胡子一翘,努力板着脸:“行了,去把你那日行医的心得,还有发生的情况,如何处置,一一都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