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6页

反而越发觉得心中愧疚,对全氏是一心一意的,处处为她着想,怕她被人耻笑。

不然,她为何和顾长即一起,商量出了那个法子来,将出门要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怎么样才能不出错,全部写成册子。

然后顾长即再教全氏背会了,她又拉着全氏演练了无数次,没有破绽了,才带全氏出门应酬?

这些都是花费了她不少的心血的!就是对自己的孩子,她都没这么费心过!

后来,全氏生下孩子后,顾长即又说全氏不会带孩子,若是将孩子交给全氏带大,恐怕孩子都要废了。

烦请她这个做大嫂的心疼心疼孩子,帮忙将孩子带大。

她也满口的就答应了。

她记着顾长即的好,所以能够搭把手的,她从来不推辞。

再后来,二房的孩子都丢给了她,她名下就四个孩子,加上二房的四个,说实话,虽然有奴仆下人伺候,可每天要问询几个孩子的情况,还要一一安抚,万一有孩子不舒服,她还得晚上守着。

有时候,二房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同时病了,为了怕人闲话,她也得强忍着自己的担心,要先紧着二房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每当这个时候,她心里就如同刀割一般。

直到后来分家了,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了。

可老二却申请了外放,将几个孩子丢给她,只说相信大哥大嫂,然后拍拍屁股,就带着全氏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