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这些人到了这里,就不是短期能走的,恐怕会常驻下来,直到谈判结束,签订两国国书之后,他们才能回京城。
因此,这落脚之处,也颇有讲究。
来的人不少,估摸着约有十来个,这些人也不是就孤身一人,这出长差,肯定是带了随从伺候的人。
赤城县的驿站虽然这两年扩建修葺了一番,可也容不下这么多人不是?
更何况,这些人都住在驿站了,那这几年内,经过赤城县公干或者调任的官员只怕就住不进去了。
因此得想其他的法子,将这些安排妥当才好。
赤城县这几年因为宋重锦治理得好,加上有交易市场的存在,各处客商经常往来,县城内不仅增加了好几家客栈和酒楼。
就是那些民宅都多了好多,有外地客商在此地买下落脚的地方,图以后方便的。
也有本地的居民,扩建了自己的宅院,然后出租给外地客商的。
不说别的,就赤城县城内的宅基地价格,如今都涨了不少。
还好,王永珠这几年,陆陆续续的在赤城县置办了不少铺面,还有宅院。
有几处小院落当初就置办在一起,彼此相邻,又在县衙不远处,只隔着两条街道,略微收拾一下,也就能住人了。
这些人,两三家的,分住在一处宅子前后院或者东西厢里,倒是便宜,关上门自成一家,有个什么情况,互相也能呼应,彼此也能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