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7页

宋重锦当然知道这改良过的红薯的好处,只不过永珠说这品质还不够稳定,还要再试验个两年,所以才没有上报。

秦博涵虽然城府颇深,此刻也忍不住羡慕起宋重锦来,这孩子,虽然前二十年过得艰苦,可老天爷似乎要补偿他一般,这被认回国公府,娶了这么个贤内助,不用他操心,自己就能给自己挣来一品诰命。

还能改良稻谷和红薯,功在社稷江山和百姓的夫人,怎么都便宜他了?

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戒心

想了想,才正色叮嘱道:“这改良红薯对咱们大楚和百姓的好处,不用我跟你多说,想必你是明白的。如今没改良完也好,先前那改良麦子就是大功了,只给贤侄媳妇一个一品诰命,也勉强说得过去。”

“只是若是这次和草原那边谈判成功,陛下肯定是有封赏的,你是最开始提出设想,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要论首功,非你莫属。到时候陛下就算再想压着你,也压不住了。”

“可你也该知道,树大招风。若是功勋太多,光芒太盛,也不是什么好事。”

这句话说得意味深长。

秦博涵这些年跟在皇帝身边,自然是了解的。

皇帝这种职业,本就是世上疑心病最重的职业,年轻的时候还好,年纪越大,疑心病越重,看谁都有那种总有刁民想害朕的猜疑。

一般为官的,这辈子能做成这样一件大事就能够躺在这功劳簿上吃一辈子了。

宋重锦还年纪轻轻,就已经要干成两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将来的前途已经不可限量。

若是接下来又说已经改良出了新品红薯,只怕皇帝的疑心就要压不住了。

就算皇帝没什么表示,朝中那些老狐狸也断然不会让宋重锦这般顺利,年纪太轻有冲劲是好的,可太年轻了,也是他往上走的一个障埃…

那些老狐狸都是未雨绸缪之辈,宋重锦这么快的崛起,给他们的压力太大,威胁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