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平时都是有零花钱的。幼儿园内有个小卖部,小盆友们平时偶尔会买点零食吃,所以他们都是有零花钱带去幼儿园的。
熊大道:“我们每天都有五十块。”
淼淼羡慕的看着他们,道:“好好哦,我一天只有二十块。妈妈说,我们家里没有太多钱,让我省着点花。”
熊大看了淼淼一会儿,没有说话。
他记得爸爸说过,爸爸的工资是二爷爷发的,发工资的人,应该是比较有钱的那个吧?所以二爷爷家应该是比他们家有钱的。小姑姑家里怎么会没有那么多钱呢?
熊大怀疑,小姑姑之所以一天只有二十块,可能是因为她手指加脚趾一共只有20个,二奶奶担心给她超出二十块,她在小卖部里买东西会被骗钱,所以才给这么少的。
“小姑姑你好好学习,我们的零用钱是因为学习进步,爸爸妈妈才给我们的。你语文和英语那么好,说不定数学好了后,就能加零用钱了。”熊大眨眨眼,给自家小姑姑提醒。
熊二在一边有些疑惑,他们的零用钱是因为成绩提升才有的吗?他怎么记得,他们的成绩在班内一直这样呢?可是零用钱就是涨了呀。
虽然很疑惑,但熊二不愿意让小姑姑知道自己懂得比哥哥少,所以决定不说话。
于是,淼淼相信了,认真的点着小脑袋,“好,我会好好学习数学的!”目标就是数学成绩提升,让妈妈也给她五十块一天的零花钱!
作者有话要说: 由于此章评论下不少读者反应,父母说家里没钱来教育孩子会导致孩子自卑,这里统一解释下。
父母说家里没钱并不会导致孩子自卑,导致孩子自卑的,是家里真的没钱。这不是一个概念,不要弄混。
以作者君自身为例,我小时候爸爸做生意情况不太好,当时妈妈就直接说了爸爸的情况,然后我就一直觉得家里很穷,实际上这个情况就只持续了一段时间,没有很久,可是后来我妈忘了告诉我家里经济条件已经好转了,我一直到读大学的时候,才知道家里条件早就好起来了,所以,我在成年之前,一直觉得家里挺穷的。
但在同学眼中,我又挺有钱的。因为我农村户口,家里房子多,所以小时候同学来我家都觉得我家好大。初中的时候我每周都要花四五十块钱去书店买两本言情。那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十年前一个初中生一周花四五十块买言情,真的少有了,至少我的同学就不舍得。
所以我小时候的心里想法就是:我家里没什么钱,但是我同学家好像比我家还没钱?
哪怕我心里一直认定了家里没钱,但是同学有的我都有,同学没有的,我爸妈也会给我,所以我从未自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