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

他还没搞清楚燕晨到底是不是开布庄的那个燕家人,虽说心里觉得八九不离十,但还是想再探一探。

哪知燕晨摇摇头:“不必了。”

“报喜之事,自有报喜先生去做,齐兄一路平安便好。”

齐树笑了笑:“也是。”

他转身走了,徒留徐安满眼复杂地看着自家公子:果然,即便得了会元,书呆子还是那个书呆子。

这亲手写的报喜信,和报喜先生去说的,那能一样吗?

作者有话说:

本来想把考试写细一点;

结果想了想,环境太差了;

舍不得qaq所以就……感谢在2022-04-13 23:55:21-2022-04-14 23:54: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43章 古代商女对照组(6)

从书呆子到帝师

杏榜一放, 殿试也提上了日程。

作为科举的最后一级考试,最后能够参与的学子,都是全国各地的佼佼者。

曾经殿试有过极短一段时间的淘汰制, 但随着整套科举考试制度的成熟,如今的殿试已然不再淘汰考生。

所有能够参加殿试的贡士们,最后会被分为一、二、三甲。

即便是末流三甲,也是同进士出身。

因而, 虽说殿试仪制更为严明, 考生们反而没有那么紧张。

唯一的紧张感,大概也是来自于: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考。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试问哪位文人、尤其是寒门出生的文人, 读到这句诗时,不曾有过热血沸腾的期盼?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