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夏国的老百姓大多不懂这个道理,人们习惯将钱储存起来,若是挣到了钱,往往会在自家挖个坑将银子埋了。
货币不能流通,促进经济就无从谈起了。特别是哪些有钱的富人,他们宁可选择将银子投入到置办土地上,也不肯投入到商业中,他们这么做往往会导致土地兼并的现象。
富人地越多,失去土地的穷人也就会越多,近些年来,每当遇到洪涝干旱,夏国就经常会爆发农民叛乱,虽然叛乱很快就被康元帝派去的将领镇压了,但太子心里清楚,这根本就是治标不治本。
只要失地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叛乱只会越来越严重。
古往今来,在中原这块大地上,每到王朝中后期,因为土地兼并严重,最终导致王朝覆灭的事还少吗?
夏国立国至今已经有两百余年,按照历史的规律,已经到了王朝后期,这些年来,太子是看清了朝廷目前所面临的困境,士大夫之间互相联姻导致官官相护,下层平民缺乏上升渠道,再加上皇室成员太多,个个都要吃皇粮。朝廷的税收早就不堪重负,如果目前仍旧不能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再过个五六十年,夏国覆灭几成定局。
太子虽然看清了目前的情况,但是若要动手进行改革却阻力重重。
毕竟农民失地,夏国或许还能苟活几十年,可若是动了天下士大夫的地,恐怕就会立即导致天下大乱。
前朝又不是没有此先例。
太子思来想去,最终他认为应该大力发展商业,让富人的钱流通到商业上,这样他们就不会去过分抢占老百姓赖以生存的土地了。
他的想法虽好,只可惜大多数官员甚至连康元帝都不支持他,他们思想顽固,始终认为商人食利,商业是贱业。
如今夏国同外国之间频繁的商业往来,还是他一力支持出来的,可即便如此,这些也只是杯水车薪,夏国的土地兼并仍然很严重,不管出了多少政策,总会有人想尽办法钻漏洞。
于是太子就开了水云阁,专门赚那些富人的钱,再把赚到的钱投入到水利等工程从而改善民生。
这几年来,他修的沟渠水道已经有上百条了,所以他在老百姓中的风评很好。
当然这些叶姝姝是不知道的,叶姝姝若知道一定会举双手赞成,毕竟她知道她的母国曾经因为重农抑商闭关锁国导致的血泪史。
这段日子,天气一直很炎热,水云阁的冰卖的非常好。
为了让更多人能出的起钱买冰,太子提议将冰价再降一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