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页

殷衢握住了指头上的玉扳指,耐心说:“殿试耗时许久,带公主下去休息。”

殷明鸾念念不舍,看了陆桓一眼就要离开。

这时,陆桓若有所感,抬头看了一眼,对上了殷明鸾的眼睛。

殷明鸾一愣。

陆桓今年十九,以他这个年龄能够参加殿试,可是称得上是天纵奇才。他出身陆氏,陆氏是历经了几代朝廷变更的名门望族,在前朝为了躲避战乱南迁,因为这一点被世人诟病。

在如今的大周,这种世族不多,南方有一个陆氏,北方有赵郡李氏,兰陵萧氏。

殷明鸾的母亲李贵太妃就是出身李氏,萧氏也是老牌名门,子弟个个才高八斗,但这一代也有些寥落,但到底底蕴深厚,如今的第一才女就是他们家的姑娘。

但是论风光,还是新贵许氏最风光。

陆氏十分低调,子弟个个勤勉读书,家风端正。陆桓是陆家这一大最为出息的一个,此次北上,更是被赋予厚望

但陆桓本人对功名没有什么在意,他似乎是太过洒脱,或是太过失望于现实于是假装洒脱。

住在会馆的时候,五河四海的学子很快熟络起来,互相问了门第和学业,陆桓坐在一边,没有参加。

谈论间,湖广的学子不免说到了陆氏,有人酸道:“陆氏如今凋零,传说中的小辈第一人陆桓,倒是过了会试,不过成绩平平。”

众人知道陆桓这个成绩虽说不是顶尖,但是以他这个年龄绝对称得上是天才,不过也没有人当面驳他。

陆桓听了不甚在意,会试前一天晚上,他吃酒吃多了,到了天亮才睡,自然考不出好成绩。

学子又谈论道:“这一届应是没有比上一届裴公子更厉害的人物。”

裴元白当年会试成绩突出,殿试中得了二甲进士,后来以庶吉士身份在翰林院供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