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循见她对江宜婳这个身份有些抗拒,后来又想了个别的法子,让旭妍做小尼姑的身份入宫来,届时只要说皇帝知恩图报,迎娶救命恩人为后。再为小尼姑添上一笔功德,让民间的文人墨客都颂扬这种行善福报的事迹,也好为旭妍博一个贤名。
但旭妍听完之后,却是有些不屑,这还不如以江宜婳的身份进宫呢。赵循这般行事,不就是和当初为了给黄婧妍博名声一个路数么?
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到时候还要去给赵循做戏,旭妍想想就头疼。
不过她有心窥探赵循最近处理的折子。也没把话说得太死,除了不让她出去,旁的,赵循还真没对她有所防备。
就好比北疆最近的粮草问题,还有西疆宋将军年后回京述职的一系列大小事。她偶尔还能代赵循过目。
这些自然无关紧要,如今首当其冲的还是军事布防图。
旭妍看了一眼赵循手上纹着青竹的折子。目光一顿,那是步军都指挥使,恪守皇城司的官员能用的花纹。旭妍按耐住心中的激切,这些日子,她从未在太极殿看到这种花纹的折子,必定是出了什么事才对。
旭妍不动声色地道:“最近不太平?”
赵循抬眼,缓缓的点头,“是有一些。”
忽而,外面的张德海唤了一句陛下。
旭妍作势要起身,赵循按住了她的手,道:“我去吧。”
赵循出了内室,仅一道门窗之隔,旭妍连忙站起身,去看那本青竹折子。
上头的朱砂墨迹还未干透,她忙看过去,不禁喜上眉梢,折子上是西城司守将袁亭的章戳,点明了如今西城司的防守隐患,驻兵用地的不合理。
旭妍心下一思索,立马有了数。待坐回去之后,外头传来了张德海的声音:“陛下,赵大人求见。”
赵通?旭妍静心听着,这个时候赵通前来必定没什么好事。旭妍知道,赵通是赵循跟前的一把好刀。近来都在秘密追查太子哥哥。
赵通候在御书房,面色并不大好。他看着空空如也的御案,实在想不通皇上为何要把朝臣的折子搬去了太极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