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院里还有口井,何霜降先还不知道,进来以后才发现的,要真论起来,花五十两银子买下这间铺子,还真不亏。光是这一口井,一两银子怕都不一定够。
第四十一章 三郎中举
紧赶慢赶, 赶着何霜降过生辰这日开张了。
放了几串红通通的爆竹,几个孩子围了一圈看热闹,这动静也引来不少人,具都围了一圈, 等着看这许久不曾开过的铺子要卖什么。
张氏这两日一直都在这边帮着归置, 何大牛则回去喂鸡喂鸭。
铺子里洗了一遍, 屋里是青砖铺的, 每一块都擦得亮堂堂,何霜降重新买了几张柜架,整齐散在铺子各个地方,上面摆着点心吃食,烤的流油的红薯, 香喷喷的板栗, 喧软蓬松的枣糕,不光是孩子,连大人的馋虫都叫勾起来了。
何霜降先就算好了,自家铺子才开, 没甚生意,第一步就是要把名气打出去,定制的牌子已经再做了,今儿刚好是吉日,提前开门过几日牌子好了再挂上去就是。
里头重新改造, 墙面粉刷了一遍, 跟新的没什么区别,柜台也是新买的,跟别家不同,何霜降将柜台摆在靠门的那面墙, 在里头挑好了,就在这里给钱,何霜降盯得紧,想逃帐的别想瞒过她的眼睛。她这人手不够,暂且只能用这法子。
她这铺子里吃食卖的叫平常人贵些,无外乎里头每颗栗子,每个红薯都是她精心挑出来的,保管尝不到一颗坏的。
今日新开张,买二斤送一斤,虽说卖的贵了些,买的人还是不少。
主要是货架上的布一掀开,外面的小孩儿就馋的走不动道,哭着闹着要进来闻闻,闻了以后又不肯走了。
的确,这香甜的气味惹得大人都垂涎三尺,遑论孩子呢。
审了好几日,那卖面夫妇的结果也出来了,被判流放,脸上刺了字,叫人押着走的那日,不少人都去瞧热闹。
去做牌匾时晚了几日,如今都开张三天了,这牌匾才做好,何霜降取得名字,贺三郎帮着写的字。
铺子名儿就叫珍味坊,早间卖朝食,然后摆上一天,零零散散卖些果子点心。本着不浪费的原则,何霜降还空一个货架,上面摆些她打的络子或是绣的花样,瞧着漂亮的很,这么几天,竟也卖出去不少。
买铺子花了五十两,再给了五两给土地庙那独臂男子,外加零零散散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起来总的也有三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