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去拿快递?”我举手提问,但是我不能指望我们这座山的其他人像我一样勤劳能干。
我拆开快递,一张照片被裹了十八层,我拆了又拆,终于从里面挖出我们的合影来。
再次重申,我们这座山只有四个人,师父,师姐,师兄,还有我。
我在照片最右侧,中间坐着师父,师父后站着我师姐,我师兄在左边龇牙咧嘴。
我左边应该是我师姐,右边应该是空气。
照片里,本该是空气的那片地方,站着一个比我高半个头的女人,她披着一身赤红色铠甲垂着眼凝视镜头,我顿了顿,女人突然转脸,凝视照片里的我。
“你想毁灭世界吗?”女人轻声问,跟开了音响似的四处回荡。
我叫苦厄,是我师父最小的徒弟。
华夏历200年2月2日,我见了鬼。
作者有话要说: 在很久以前我就想写一个以一个人的视角叙述一个整体的故事,就有了《我们这座山》的整体故事雏形。
但是它在最开始,是一个古修世界,并不是现代世界。
把它变成现代世界是我看了《修真四万年》之后,这是点家的书,作者卧牛真人,在这本书里,作者探讨了许多修真者与普通人的关系,用非常诙谐的语言向我展开了一方“修真让世界更美好”的画卷,或许因为读书不多,我感到非常震惊,我知道现代修真这种类型文的存在,但是我不知道还可以这么写!将社会制度当成探讨的主体来写小说,这真的非常有趣。
因此在写这本文的时候,我借鉴了部分设定,比如“灵能有限”,比如“修真让生活更美好”,因为我不知道首创者是谁,但毕竟不是我凭空创作出来,所以还是讲一下对我来说的一部分灵感来源,也是尊重前辈们的智慧成果。
但不意味着本书也是这样一本深刻的书,本书不过拾人牙慧,借取前辈们精妙绝伦的想法,照例展开一个霸道总裁玛丽苏的幼稚故事,笔力有限,仍旧练习,照例欢迎各位指正探讨。(我在这里感谢,原作者也看不到,总之非常感谢他写了一本好书)
微博:今天我怎么还没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