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帝看了看朱国公,点头温声道:“当年朕已答应过你,你放心,你说。”
朱希孝从袖中拿出几张供状,双手呈上:“请皇上察看。”
大太监接过供状,嘉靖帝粗粗看了几眼,便已心中惊怒,抖着这几张纸说道:“此事当真?!”
朱希孝落泪点头:“臣让手下分开逼供,所说细节无一不符,亦无矛盾之处,臣仍不敢妄定,便去请了家兄前来,家兄细细审问,亦无疑问。皇上,臣女、朱珠,自生而死,太过冤屈!她一为皇上大局不肯屈服,二不愿君臣生隙至死隐瞒,三不愿陷入纷争离家出走。可是最终,仍然逃不过……她是,她是自尽的……”
供状上写得清清楚楚,朱珠在身边拱卫的人都已经被杀之后,凶徒要生擒她时,她举刀自刎。
嘉靖帝自然清楚朱珠自刎只怕有一半是因为夫君为她而死,但另一半无疑也是因为不愿被辱、不愿被用作要挟。
如果景王娶了朱珠,朱氏兄弟的立场就算再中立,也未免要偏向景王,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朱国公的地位何等超然,他与嘉靖的关系何等亲密,暗中会引起的潮涌可能连皇帝也没有办法把握。这是嘉靖无论如何也无法容忍的。
朱珠头脑很清晰,因此她不会屈服于景王和卢维之的设计,她有两次被卢维之的人马纠缠,第二次直接被掳,若不是被人所救,只怕皇帝也只能赐婚。然后,朱氏兄弟会如何?皇帝会如何?这个局面嘉靖帝都不能轻易决断。
无论朱珠是为了皇帝还是为了朱家,她的抗争都是让嘉靖赞许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朱珠自事情发生到最后离家出走,都没有把这件事透露出哪怕一点一滴,导致最后冤死十几年都没有人知道真相、没有人能为她报仇雪恨。这才是嘉靖皇帝真正动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