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一路上的连绵高山中上上下下,江陵也完全跟上了这四人的速度,她这几年来不停歇的健行、行商、习武,终于派上了用场。虽然她从未想过会以这种方式来测试自己一直来坚持之后的成效。
斗笠男人原本是有些担心江陵的身体的,毕竟她太瘦小,看上去似乎才十一二岁的小童模样,一张脸上又黑又黄,瘦弱不堪,却没想到竟坚韧至此,心下倒也暗暗佩服。然则一个在海上讨生活的强人的这点佩服完全是饭后的闲情,完全不抵半点作用,他冷眼看着江陵挣扎求存,并不打算施于援手,只要江陵活着便成。
山路走了十天,每日里只能歇上三个时辰,吃食亦是山林中随意猎得的野物和摘得的野果,几人俱都筋疲力尽。然后,斗笠男人领着他们下了山。
他们在山脚下的一户远离村庄的猎户家里饱食了一顿饭食,然后继续沿着山路往外走了半天,到了一处院子,牵出四匹马来。
斗笠男人将江陵放在自己那匹马的鞍前,四明则与另一黑衣人坐在一匹马上,他们出了山区,策马走上了官道。
四日后,他们到达了温州府城。
第114章 倭船
温州府城城门处守门盘查极严。
几人站在城门外不远处看了片刻, 斗笠男人与儒装中年人彼此看了几眼,低声对那两个早换了普通百姓衣裳的黑衣人说了几句话,其中一个黑衣人便和儒装中年人一起往城门处行去,排在了入城的队伍当中。因排队入城的人颇多, 斗笠男人和另一个黑衣人又看了几眼, 就带了江陵和四明离开了城门, 往回走去。
温州府城之外农田倒还整齐,五月末了, 稻穗已经灌浆,颇有些沉甸甸的, 斗笠男人看了看, 叹了口气, 自言自语:“但愿今年是个丰收年。”
却听身旁有出城的农人接上了话头:“丰收又有个屁用!留得自家吃的能有多少?再来倭寇一扫荡, 还不是颗粒无收一样!”
另有农人却道:“今年怕是能不错。戚大将军把沿海的倭寇扫清得差不多啦, 听说又要给皇帝说减赋税, 那就能过个不错的年景。”
原先的农人长长地叹了口气:“但愿如此。不过话是这样抱怨,咱们在府城外不远, 有卫所护着,总还过得下去,沿海那些城镇可就难过了,靠着海也不能吃海,收成又本就不好, 这些年又是连年的倭寇扫荡攻城,连年的打仗, 死了不知多少人,原本就难过的日子,现下也不知该怎么过了。唉,咱们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且就这般差不多地混着活吧。”
又有农人哼了一声:“那还能怎样?咱就是这样的命,哪家祖祖辈辈不都这样过着?混着吧,混着吧,能活就不错啦。”
听着农人们说的话,斗笠男人和黑衣人也不出声,等农人们渐渐走远,斗笠男人哼笑了一声:“认命?我就偏偏不认命!若能活得畅快,少活几年又何妨,这般饿着跪着憋屈着活,活上几百年又有何用!”
黑衣人并未答腔,闷闷地走了一会儿,问道:“咱们还是绕道去海边?”用的却是温州本地话,江陵是听得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