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当然知道沿海私造船只之事,却不知道此处竟然如此……嚣张。汪晴笑道:“开始是因为月港地处偏僻,是官府管理的空白地带,而且海路四通八达,管得住这一个出海口管不住那一个出海口,百姓便都从此处出海。等到兴旺起来,有利可图,那便官商相护一起发财啦。”
她又道:“漳州府沿海地形复杂,海岛甚多,海盗在此处优裕自在,最是混乱。”两人相视一眼,吴平可不就是当中巨盗?他在梅岭这一带招兵买马,制械造船,与倭寇勾引,简直扬威海上无人能敌。江陵还记得在龙靖船上那场大战,龙靖败逃时何等狼狈。
只是在之后他假意投诚之后太平了些日子,直至被戚继光等侦知异动,一个月前被戚家军赶到了广东南澳,此处才终得太平。
江陵来之前也翻看过漳州府的一些邸报,知道从前朱纨曾经想在月港设县,以便管辖,却被兵部以海滨立县、增官更添扰烦为由推拒了。不过不久后便建了靖海馆,由通判专事缉捕走私海商。前年巡抚大人将靖海馆又改为海防馆,设了海防同知驻扎。
但是,月港的走私活动依然如故。
汪晴对此笑而不语。江陵自然知道有利者人人趋之,真禁死了这条道,只怕这一片都民不聊生。海禁这么多年,每隔一段时间便有上官进疏要求宽海禁,便是抗倭最得力积极的福建如今巡抚谭大人,都在去年回籍守制之前,上疏请求今上宽海禁。
如今江陵所见的月港,繁华依旧,路上行人尽皆从容带笑,站到海边,能看到零星几艘海船。
四明道:“戚家军刚走,大家还比较安分。”
江陵脸上露出笑意,指着错落的岛影:“那些崖下,怕不都是海船吧?”
她迅速转过话题:“我们在月港买到的地是在哪里?”
四明指着对面的岛影:“主要是在那些岛上,从海上回来的海船要进月港,不是经过这个岛就是经过那个岛,便都买了一些,月港这边可买的地不多,倒是在龙溪县城外买了两块地。”
江陵微感可惜:“听汪姐姐所说,福建沿海固然都可出海,但月港此处却是闽人最习惯出海的地方,最主要的是这是内河港通海,出海水路四通八达,最终归于月港,管理起来最为容易,只需在此处设卡,便可以管住所有出海船只。”
她沿着海岸走了一段路,见码头虽然看上去旧,却极是坚固,显然是经年加固修缮所致,遥望过去,每隔短短距离便是一个一个宽大的码头排着。她在来之前便听汪晴和郑家等人说过,月港航道海岸码头众多,溪尾不足2里便能有七个码头。 此时日头西斜,海岸边原本稀少的人迹渐渐变多,不知从哪里钻出来的人三三两两聚集起来,目光所及的海面上似乎便有了动静。
人们的目光四处逡巡,渐渐集中到了江陵和四明等人身上,江陵当即便转身离开,走得远了,背上已经感觉不到视线,江陵才道:“应该是有船要靠岸了。”
四明回头看了一眼:“胆子真大。”
江陵一笑:“咱们胆子不是一样的大?对了四明,你去与丁掌柜说,月港这边如有人卖铺子或者卖地,无论哪个地段、需要多少钱都买下来。梅岭那边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