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她放弃江陵离去时,有没有,做过安排?
傅笙翻来覆去想过好几遍。他不知当夜详情,不得其解,但是,娥娘始终没有出现是事实。
他站在一旁望着江陵平静的面容,她躺在那里,似乎真的什么也不想了。他想起当年他发现阿爹竟亲手送了江陵去死,心中的悲苦、愤恨、无力、椎心入骨的歉疚、恨不能以身相代的痛苦。
如今江陵的亲娘亲手参与了江家的灭门,那么,江陵的心情又该如何?城 醒来至今,江陵没有提起娥娘一个字。
仿佛当时她激动地冲向娥娘,叫的那一声“阿娘”只是一个幻觉。
陵姐儿,不要想,不要管,那不是你的错。那与你完全无关。
第247章 自请出族
一天前。
傅笙看着面前的人。
王凤洲端坐在前厅, 他也在仔细地打量傅笙。
面前的年轻人还只能称为少年,瘦削颀长,容貌俊秀非常, 眼眸漆黑深湛,双眉修长。虽是商贾,却全无商贾之气, 如一棵青竹,挺拔而出众,令人见之生悦。
傅平的幼子, 三年多前来的南京, 天资聪慧, 专注于改良纸张, 最新研制出来的傅家纸柔韧厚实,纹理细腻,虽说文人们嫌之书写太易吸墨导致失了字韵, 画画也因不能晕染而失之僵硬, 可是用于印刷却极是方便好用。王凤洲虽是文人领袖, 却从无那些毛病,他只想着这纸对于读书人、教化百姓最是友好。
虽说皇帝下旨嘉奖主要为的还是能够对经书有益, 但是凡事只要结果是好的, 过程如何实在并不重要。
他和江宣是至友,当然也认识傅平,只相交不深而已,虽未见过傅笙,却也从幼时的江陵口中听说过。
江宣说, 傅平幼子质朴淳厚,有赤子之心。
江陵告诉他, 傅笙入狱,是因为他一直在想尽办法寻找她的下落,当寻找有了眉目时忽然入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