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页

江陵传 Jas 1708 字 2022-10-17

江陵点头道:“明苑办经济班的模式我这次回去龙游便要照样办起来,若是短期倒也罢了,长期要办的话定然要有一个章程。比如管理者、管理办法、教学课程、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等,如邓家哥哥说的,请荣养的大掌柜做管理者便是一个极好的办法,既有经验又有能力,便能服众,因另有先生,便不用太过劳累,三则身为大掌柜一眼关七,再容易不过。”

元大掌柜不禁也笑着点头:“的确不劳累,授课不多,平日里只需要按章程办事即可,有疑答疑,再有就是看看明苑的账目收入支出、和别的先生商议因材施教、看看课程有无疏漏。当然还有丰厚的收入,相当的好。”

江陵脑子一转,立刻便想到了回去办班的管理人选。这种管理人是极需要互相信任的,这就相当于把背心交给了他,所以第一要有多年的相交和了解基础,第二要给重金,令其不生二心。

元大掌柜看着江陵,叹了口气:“这世上从未见过有办这种学的,听闻当时是因极其欠缺人手所想出的办法?却是极好的方法。历来掌柜账房伙计都是一个教一个手把手地带出来,经验是足够了,却难免因为师傅的能力限制而受限,且速度极慢。如今你们请不同的掌柜、账房乃至书院的先生来授课,每隔一段时间又要放他们出去到不同的店铺学习,当真进展喜人。还有一点就是,教化之功啊。”

百姓若要习字进学所费不菲,因此大多数普通百姓是不识字的,明苑的初衷是培养自己需要的用人,但是一带两便,虽然杯水车薪,到底也是一条途径。

现在福建好些地方的商贾有样学样,也办起了这样的班,慢慢地建立自己的班底。虽然所学只为商贾,而大多数百姓所需要的正是这样的民生。

“关于科举班……”邓永祥开口问道。

江陵斩钉截铁:“不要办。”

邓永祥一怔,汪晴笑道:“你还是不喜欢读书人。”元大掌柜知道之前明苑是办过科举班的,如今亦有科举班的学子在攻读。他其实是倾向于挑选一些资质优异的再接着把科举班办下去的,见江陵说得这般坚决,也不禁不解。

有明一朝,并不禁商贾进学进仕,可是有很多商贾家并无进学人才,但商贾人家若无官家背景,只要略一做大,便风雨飘摇,只能去攀附仕人官家做靠。所以他们也会投资一些看中的学子。

第335章 教程

江陵却道:“可以去花钱资助个别学子, 可以办族中私塾,却不要再办科举班,不要招揽学子。邓氏和江氏是大商贾, 至少日后定是大商贾,若是在家中一直办着科举班,一个一个地考出秀才举人进士, 入朝当官,不是不好,可这些人若是不念旧恩会被人攻讦, 立身难存;若是顾念旧恩处处维护, 岂不是把官商相护摆在了明面上?到时候人人说出一个朝臣的名字便说:那是邓氏出身, 这是江氏出身。你以为百姓听着会很喜欢?还是朝廷会很高兴?明明不是邓家人江家人, 却处处是邓家人江家人。”

“这种法子又不是我才能想出来的,千百年来多少能人志士他们会想不出来?可是他们没有人这么干。许多私人所办的书院都是大儒或者学者所立,依靠的是他们的名声和才学, 最后也是需要官府认证。就算是门生遍天下, 朝堂多学生, 却极少用于私利,如此书院方能长远。须知, 人才是朝廷的, 学子也都是朝廷的。”

“咱们之前是不得已办了一个班,日后若是遇到难得的人才,还是送他们去正经的书院去吧。省得让他们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候不得不回报时心生怨怼,须知读书人若是无义, 可就是挫骨钢刀。”

邓永祥和汪晴不禁背后出一身冷汗,其实他们不是没想到过, 只是却不会觉得这么严重。招揽贫苦学子、让他们有衣有食有学可上,那可不是上上大好事么?当然日后对自家定是大有好处,这种一带两便的好事,当然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