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竞晚听了只想笑,那郑家也是书香门第好吗?
郑家诗书世家,论底蕴怕是比陈家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是也知道冬瓜不过是为自己鸣不平罢了,便没有多说什么。
其实对于这个结果,苏竞晚并不意外。
普通人家的姑娘要想在女官考试中取得名次,其实还是很有难度的。
虽说她们小时候可能也读过些书,但多为女诫、女则,与女官考试所考的四书文、五言八韵诗、五经文以及策问风马牛不相及,便是有少数读过四书五经的也不过是通读,并不精通,更别提还要根据题目做文章了,所以只有自小受过专门培养的姑娘才能脱颖而出。
郑铃音自不必说,有个做阁老的祖父,自己又是京城有名的才女。
陈冉冉也是出身书香门第,陈院长身为大周最大的书院应天书院的院长自然也是学识渊博,教出的孙女也定不会差。
而苏竞晚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于邱先生这四年的培养以及周钰这一两个月的点拨,再加上自身的聪慧与努力才能取得今日的成绩。
此时,外面锣鼓声由远及近,看来是报喜的人要来了。
“小姐,您要去看看吗?”冬瓜看向苏竞晚。
苏竞晚摇了摇头,“去取一百两银子来,然后让平安顺利去门口发赏钱吧,我便不去了。”
外面锣鼓震天,严管事不知从哪弄来几把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嘈杂的人声便是隔着院子也能听到。
而苏竞晚则一个人静静地坐在书房窗前的椅子上。
如今会试算是过了,只看殿试了,殿试一般是在会试放榜的十天后,现在也该准备起来了。
她刚打开书,便见冬瓜走了进来,神情有些犹豫。
“怎么我考了头名,你不高兴?”苏竞晚笑着打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