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铛!铛铛!”
随着最后一场考试的锣声响起,持续了两天的考试终于落下了帷幕。
因为成绩要一个月后才会出来,所以聚集在城市里考试的知青们,在考试结束后也纷纷回到了所在的村落。
结束了秋收、结束了考试,接下来最重要的便是即将到来的新年了。
每年,乡里都会奖励表现突出的村长去参加表彰大会,不仅能领到二十块的补助,还能带回点米啊、面啊这些实实在在的粮食。
往年去乡里领奖的都是陈砦,今年,也终于轮到了远安村一回。
“丫头,你可得出个节目啊,让城里乡里的人都开开眼。”赵翠花拉住袁奕的手,亲热地像是亲生母女一般,“需要啥跟婶儿说,婶儿都给你备好!”
早两天杨远山就接到了乡里的通知:远安村帮助各村修建蓄水池,贡献突出,获得今年“进步村”的荣誉称号,特邀村长与副村长参加年底的表彰大会。
本想着袁奕他们考试辛苦,回来休息几天再告诉她,可赵翠花哪里是个藏得住事儿的脾气?
他们刚回来的第二天,她就拿着通知书找上了门。
每年获得“进步村”的村子都要出个节目,成了表彰大会的传统。身为村里的妇女主席,赵翠花从小就有意无意地培养杨丽的艺术细胞,为村子拿奖后的节目做准备。
今年好不容易拿了奖,她却找上了袁奕。
袁奕想起了干活时,杨丽哼着的□□,说:“婶儿,还是让杨丽去吧,她唱歌好听,我没啥才艺,上台光叫人笑话。”
赵翠花扭头瞧了眼自家的闺女,“就她那公鸭嗓唱了也是丢人,你这几天练练,指定比她唱得好!”
杨丽:???
分明之前还夸自己唱歌嗓门大呢,这会就成公鸭嗓了?
唉!什么虚伪的母女情谊,都抵不过对“隔壁家孩子”的痴念妄想。
架不住赵翠花的热情,袁奕只好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成,那我就准备准备。”
见袁奕答应了,赵翠花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道缝,“好好好!需要啥跟婶儿说啊,可别外道。”
“嗯嗯。”
赵翠花走后,袁建国这才从屋里出来,手里拿着泥工板和竹刀,撇着嘴道:“哪是让你表演节目啊,分明是变着法给你相亲呢。”
表彰大会除了村长之外,各个厂的厂长,一些办事处的处长也会去参加。
给有才气的小伙子安排工作,给俊俏的大姑娘介绍对象,就算是上了年纪的大叔大婶,也能安排人给帮衬着修修房子啥的。
所以,要是能在表彰大会上得到厂长、处长们的青睐,多少都能获得点好处。
赵翠花能把这好事让给袁奕,这份儿心属实是难得。
只可惜,袁奕一颗红心为祖国,并没有想着儿女私情的事儿。
若是自家闺女真在表彰大会上被那个领导看上,非要给她说一门亲,那可真是好心办了坏事。
袁奕无奈地叹了口气,“算了,赵婶儿也是一片好心,再说了,就算是给我安排相亲,我不去不就行了。”从凳子上站起来,袁奕从老爹的手里接过竹刀,“走吧,趁着这两天没雪,赶紧把学校的屋顶补补。”
村里的学校是十多年前盖的,从来没有翻修过。
前些年,大家忙着劳动学校就一直荒废着,直到今年恢复了高考,知青和孩子们才重新用上。
常年风吹雨打的,学校的墙皮脱落了好几块,房梁的木头也朽了。
前天给孩子们上课时,屋顶“嘭”地一声就塌了一大块,好在没有伤到人。
也正是这时候,袁奕才意识到,学校是时候该翻修一遍了。
翻修学校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的,砖头、瓦、水泥这些样样都要钱,可村里的钱都有用处:买种子、日常开销、拖拉机的油……实在是挪不出一分钱给学校。
俗话说: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
但在村民的眼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填饱肚子。没有粮食,教育什么的都是空谈。
不知道自己和老爹还能在村里呆多久,袁奕只好在这段时间里,尽量为孩子们多做一些事。
“姐姐!袁大伯!”
隔得老远,周小军就看到了袁奕和袁建国。
听到周小军的叫喊声,其他几个孩子也跟着从学校里跑了出来,踩着雪跑到袁奕身边,从她的手里接过了用来修补房顶的工具。
房顶漏了个大窟窿,窗户也被前几天的一场风刮得碎了两扇。
担心孩子们在学校学习不安全,又想着快过年了,村民们都不让孩子们再到学校来学习。
可孩子们偏不,为了能多认几个字,多算几个数,还是偷偷跑来学校跟着袁奕和知青们学习。
孩子们心里清楚,学习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都很珍惜。
“姐,黑板裂了好大一块,咋办啊?”
屋顶一塌,大大小小的毛病也跟着暴露了出来,昨天才只是坏了张桌子,今天的黑板就又裂了。
教室建了这么多年,承受了不知多少风风雨雨,就像是迈入晚年的老人,身体的问题会逐渐地暴露出来。
站在教室门口,袁奕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眉头皱得更紧了,“不急,等姐想想办法,肯定能把黑板修好。”
教室外,贾玉秀和程功正在给炉子生火,其他几位知青也在忙着用树枝和被单给孩子们搭个挡风的场所。
在村子里呆了这么久,知青们早把孩子们当成了自家弟妹。
考试前,弟妹们把好吃好喝的都紧着自己,如今考完了试,他们这些当哥姐的也该教弟妹们好好学习。
只是,现在的教室太危险了,在里面学习不安全。
尽管外面有些冷,但只要挡上风、生了火也能有一片学习的地方。
程功从袁建国的肩上扛过那一袋水泥,说:“等会烧了热水,用热水和水泥吧,这么冷的天,凉水不好使。”
“行。”
袁建国抬头打量着破败的教室,耳边,系统的声音和寒风一同灌了进来:
【房屋安全指数:两颗星
系统建议:不适宜居住使用,重新修建
修建估算:一百块。】
一百块?
上哪去找这一百块啊?!
看着已经褪了色的墙皮,袁建国似乎能够听到教室希望再守护一代人的心声,只可惜,它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不再足以它支撑下去……
“好了,咱们稍微休息会,一会再继续学。”
合上了书,贾玉秀朝手心呵了一口热气说道。
大家凑在一起学了一个小时,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已经算是很长的一段时间。
学习需要劳逸结合,等孩子们休息一段时间,再由袁奕给他们上数学课。
几张床单、几根树干还有一堆稻草,搭建出来的教室略显简陋,却要比旁边的教室安全得多。
幸好这些天没有下雪,否则孩子们就真的没有可以用来学习的地方了。
孩子们围聚在火炉旁边,一双双小手冻得冰凉,脸蛋儿也冻得通红,却没有一个人说冷。
心里想着学习,这些苦他们愿意吃。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贾玉秀坐在孩子们中间,出神地看着外面的知青们,嘴里小声地哼起了歌。
袁建国和程功爬在□□上,小心翼翼地修补着屋顶,其他几个男知青有的在用水泥糊着教室的裂缝,有的则在修复着折断的桌子腿。
大家劲往一处使的画面,和谐又美好。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墙……”
贾玉秀是城里长大的,会唱不少好听的歌谣。她的声音如同百灵鸟一样婉转,所以唱出来的歌都很好听。
孩子们听得入迷,身子也不由得跟着她的旋律摇晃起来。
“秀姐姐,你唱得真好听。”小娟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真诚地夸奖道。
旁边的虎子也点着头,“就是就是,比杨丽姐唱得还要好听。”
杨丽:???
为什么要在我的伤口上撒盐……
身为这本书的女主角,贾玉秀各方面自然都是最出色的,这一点,袁奕没有异议。
“表彰大会应该让你表演个节目才是,”袁奕翻看着手里的那本数学书,“你要上台唱歌,肯定所有人都得给你鼓掌。”
贾玉秀长得好看、声音好听,再加上她温婉的性格,尽管有时候有点白莲花,但她绝对是一众男人都喜欢的类型。
只可惜,在这本书里她已经有了程功这一段姻缘,否则让她去参加表彰大会的节目,一定会有不少人主动给她说亲。
贾玉秀摸了摸他们的小脸儿,“那我也教你们唱,好不好?”
孩子们点头如捣蒜,“嗯嗯!”
“让我们荡起双桨”
“让我们荡起双桨”
“小船儿推开波浪”
“小船儿推开波浪”
贾玉秀很用心地教他们这一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每一句、每一个音符都十分标准。
这本就是一首儿歌,从孩子们的嘴里唱出来,尽管比不上贾玉秀的声音那么好听,但懵懂、稚嫩的声音更符合这首歌的意境。
孩子们学得很认真,听着好听的旋律从自己的嘴里唱出来时,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出了暖暖的笑容。
听着他们唱起了儿歌,袁奕的脑海里忽然闪过了一个念头:可以让孩子们共同出一个节目!
对啊!让孩子们上台共同唱一首儿歌,难道不比自己上台表演要好得多吗?!
若是那些厂长看到孩子们天使一般的面孔,听到他们天籁一般的歌声,说不定就会出资给孩子们修建新的学校。
到时候,孩子们就不用挤在破旧的教室里学习了。
听着孩子们唱歌时认真的面孔,袁奕的脸上也跟着露出了笑容。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了凉爽的风……[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