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32)

“喝点姜汤吧。”白芹端着一只搪瓷碗走了进来。

已经用鸡蛋敷过了,但她的一双眼睛还是肿的。

袁奕接过那只碗,小心翼翼地喝了两口,除了姜味还有一股淡淡的柑橘香。

应该是往姜汤里放了两块橘子味的糖。

袁奕忽然想起了白芹嚎啕大哭时的那一句话,问道:“芹姐,从来没有听你说过你家里的事,他们……”

“他们都过世了,”坐在袁奕旁边,白芹拿起了她床头的工程图纸,似是在说着一件快要被遗忘的事,“六年前,也是一场大雨,也是……在常江边。”

那是白芹来福北省当知青的第一年。

她的父母和弟弟挂念着她,特地从南云省来看她。那天下着大雨,乡里的领导只给他们了一张去村里的地图,让他们自己去村里找。

结果在过那一条木桥的时候,母亲脚下一滑失足跌进了河里,父亲想要去救却被汹涌的河水掏空了全身的力气,而她只有四岁大的弟弟……

“要不是我被下放到福北,我爹娘也不会出这样的事。”正说着,白芹的眼眶又红了。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字里行间都是对国家的埋怨。

如果她当年没有来这里,父母也不用千里迢迢地赶来看她,自然也不会碰到这场大雨也不会让她失去所有的亲人。

从那天起,白芹就下定决心要走水利工程这条路,将常江彻底的制服,不能再让它吞噬更多无辜的生命。

她把袁奕当成亲妹妹,所以才会跟她说这些掏心窝子的话。

但她对国家的恨,一点都不会少,对那些有官职在身的人,自然也没什么好印象……

一个是堪比亲生的好姐姐,一个是保护着千万华夏子民的祖国母亲。

身为妹妹、身为子女,她并不想看到她们两者之间存有隔阂。

袁奕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芹姐,我也给你讲个故事吧。”

放下了手里的碗,袁奕拉住了白芹冰凉的手。

从村民们合力修建蓄水池到帮助枝阳村村民迁村,从大家齐心协力种庄稼到知青努力发奋考大学。

从她的描述中,白芹能够感受到大家齐心协力的团结,甚至眼前还出现了那一幅幅和谐的画面。

“你知道这些钱是从哪来的吗?”袁奕问道。

白芹淡然地笑笑,“是大家辛辛苦苦赚的吧。”

袁奕摇了摇头,回道:“不,是国家给的。”

没有砖头、水泥自然是修不出蓄水池的,这些都是属于国家的一砖一瓦;没有种子、秧苗哪里能种得出庄稼,而这些也都是国家的馈赠。

这九百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没有一样是属于某个人的,全部是属于祖国的。

“国家希望所有人都能够活得好,迁村、建水库、修大坝,没有一样是刻意去针对谁,都是为了未来大家能拥有更好的生活,甚至当年你们下乡的决定也不是为了伤害你们。”

袁奕不过是众多华夏子孙中不起眼的一个,但她能够理解祖国、理解党的一片良苦用心。

无需任何的解释,无需多余的辩白。

只需用心去体会,便知道身上的一针一线、口中的一米一粟,都是国家对老百姓最真实的关爱。

而每一个爱国者能做的,便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努力,为了祖国的未来而学习、奋斗。

这也是每一个华夏子孙都能说出的,讲给祖国母亲的低语。

白芹:“但我的爹娘和弟弟还是死了。”

袁奕再次强调道:“那是意外,和乡领导无关更和国家的决定无关。”

“你恨的应该是那场雨,而不是给予你书本让你有机会读书认字的国家!”

姐姐固然重要,但在这样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袁奕的选择只有一个:祖国母亲!

听了袁奕的一番训斥,白芹再次湿了眼眶……

她心里清楚,这些当然跟国家无关。

若是那天她能够早点完成农活,出来接父母,也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意外了,甚至如果不是她寄回家的那一封信只写了自己的委屈和辛苦,父母也不会来看自己……

她是在恨自己。

恨自己无能,恨自己不能让父母享福,反而还为自己担心,恨自己在刚来时还有些大小姐的脾气。

只是,她一直无法直面自己的情绪,所以才将这一腔的怨恨发泄到了国家身上。

白芹一次次地擦去眼角的泪水,抽噎着问她:“我现,现在还,还来得及吗……”

袁奕勾了下唇角,安慰她道:“你现在就是在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啊,祖国会看到的。”

母亲总是无私且伟大的,她会容忍子女犯下的任何过错。

只要有心悔改,母亲都会张开手臂去拥抱。

白芹未来用一砖一瓦所写的认错书,祖国母亲会接受的……

【副本完成度90%,获得未来映像碎片一枚,爱国积分+10。】

——

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过得飞快。

工程才刚动工,袁奕她们就要踏上离开的火车,继续她们未完成的学业。

“工地上能学到的知识,有很多是课本上都没有的。”陈冬梅翻看着一份工程计划书,淡淡地说道。

这两个月的时间,袁奕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按照学校的教学大纲,她已经自学到了大三下学期的课本。

自己总结出的笔记也写满了十几个本子。

袁奕合上手里的那册书,顿时就明白了她那句话中的含义:“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继续选择跟您一起奋斗在一线。”

国家正处于百废待兴的年代,全国各大工程都在陆续动工修建。

尤其是水利工程,因为会影响到几代人的生活,更是被放在了第一位。

水渠、水库、水坝、提防、农田灌溉……全国上下,大大小小的工程都急需专业人士的指导和帮助,而目前,放眼整个水利部,所有的人才加起来也不够用。

培养人才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工程的修建更是漫长。

白芹品出了袁奕那句话的意思,小声劝她道:“但大学还有课程没有学,这样会不会耽误了学习?”

“放心,不会的。”

袁奕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且就像陈冬梅说的:实践出真知。

就算看得书再多,也比不上一次实践学到的东西多。

况且,工程的修建刻不容缓,越是往后拖,那些靠水吃饭的老百姓日子就多一分的危险,就要在水深火热中多生活一天。

国家需要她这块砖头,她也愿意在工地上挥洒青春。

尽管袁奕的决定让陈冬梅无比欣慰,可身为她的奶奶,心里还是有些许不忍:“可你要是一心栽在工程上,以后可就不好找对象了,个人生活该咋办?”

袁奕笑笑,“其实我的心里已经有人了。”

陈冬梅:???

白芹:???

“我爱我的祖国,不仅是现在,就连未来也没有人可以替代她的位置。”

她的一片丹心,真是红得要渗出血了。

祖国还未安定,母亲的子孙还在受苦,她又怎么会有心思考虑个人的生活?

谁说投入到工程中就没有个人生活了?建设祖国,就是她未来全部的生活。

就凭她对祖国母亲的一腔热血,再奋斗个几十年她也不会叫苦喊累。

爱一个人的几十年,哪有爱祖国一辈子来得长久又有意义呢?

袁奕拿过了陈冬梅手里的工程计划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问道:“咱们下一站还是去京北吗?”

陈冬梅笑了笑:“不去了,去霍北,庞家口。”

……

在车站等了快一个小时,袁改明终于看到了即将进站的那一班列车。

袁建国忙着跟陆必清做研究,所以孙女的事就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身上。

“部长,咱们来得会不会太早了?”助理看到他额头渗出的几滴汗,赶紧加快了手里扇风的速度。

袁改明目不转睛地看着火车来时的方向:“不早,多等会也没事。”

当初袁奕走得急,刚考完试就跟着陈冬梅去了南方,仔细算算,他都有三四个月没看到他的孙女了。

知道袁奕喜欢吃橘子,他方才特意买了不少,都是细心挑过的,每一个都汁多味甜。

火车停稳后,乘客们陆陆续续地拎着行李下来。

又等了十几分钟,他才看到那个叫白芹的学生,听说跟袁奕住一个寝室。

“同学?”袁改明赶忙叫住了她。

白芹认出了他的身份,拎着手里的行李,礼貌地鞠了一躬:“袁部长好。”

看了看她身后,并没有看到自家的宝贝孙女,心里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袁奕呢?她没跟你回来吗?”

白芹:“她和陈教授提前下车,去庞家口了。”

袁改明:???

听到这句话时,袁改明的心“咯噔”了一下。

完了,自己的孙女是彻底被陈冬梅给拐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忘了更了,今天加更!

感谢在2021-06-1321:14:262021-06-1507:23:37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小蜜蜂石石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