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农业工程专家和水利工程师(35)

曾经她这一双手虽说算不上多么娇嫩,却也是如葱白般细长,在工地折腾了多年,风吹日晒的,多了不少细纹不说还变得更加粗糙。

如今又生出了这些冻疮,倒是更丑陋了几分。

看到自己闺女冻得通红的手,袁建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嘴上却依旧什么也没说。

为了建设祖国留下的伤疤,每一处都是光荣的功勋章。

袁建国心疼地握住了袁奕的手,用掌心的温度替她驱赶深入骨髓的寒气,担心她会疼,揉捏时,他的力道很轻。

“赶明儿我去买两支护手霜给你送来,没事多擦擦。”

袁奕回道:“没啥事,这么热的天冻疮很快就能好。”

拿起勺子盛了一勺鸡汤递到嘴边,软烂的口感里还能尝到菌菇浓浓的鲜香。

不得不说,这些年老爹不仅在研究粮食上有所突破,做饭的手艺也是越来越好了。

“对了,跟你说个事儿。”袁建国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了一封信,“你爷说他们退休了,过两天就从京北来看你。”

这封信是他今天收到的,里面只有寥寥数语,却满是对他们父女俩的思念。

袁改明今年就七十三了,陈冬梅也早就超出了退休的年纪。

这些年,他们一直在坚持在岗位上奋战,就是希望自己余下岁月的光芒能为后人照亮一片路。

看着有越来越多的人才投身水利部,他们这才能够放下心来,安心地退休。

“那新任的水利部部长和书记是谁?”袁奕问道。

袁奕整日呆在工地里,除了工程上面的事外,其他事都不怎么操心。

倒是袁建国,因为偶尔会和媒体那边打交道,消息也要灵通得多。

袁建国:“应该是秦奋和刘清平吧,他们资历最高,最有资格。”

停顿了片刻,袁建国又补充道:“不过听说,推荐的名单里,也有你的名字。”

袁奕:???

——

袁改明和陈冬梅的年龄大了,身子骨也大不如前,最近几年一直在京北的水利部呆着,平时看看文件、做做决策,已经很久没有下工地看看了。

不止是袁奕,秦奋和刘清平也很久没有见到袁改明他们了。

听说他们要来,工人们特地往工地里搬来了两台风扇,还找出了工地里最软乎的两张座椅,只等着两位领导莅临视察。

做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又在公路上颠簸了许久,两人终于到达了工地。

陈冬梅的身子还算硬朗,从车上下来时脸上看不出疲惫,扫视着工地上的沙石表情严肃,如同端庄大气的老太君。

她换了一头短发,头发间的白发比上次见时多了许多,尽管穿着一件宽松的短袖,却仍有领导的气势在。

“工程的进度蛮快的,看样子今年就能完工了。”陈冬梅肯定地点了点头。

袁改明长长地吸了一口气,“哪能啊,估计还得七八年呢。”

长时间的舟车劳顿,再加上天气炎热,袁改明从车上下来时缓了好久才恢复过来。

陈冬梅白了他一眼,“我家囡囡这么努力,肯定能提早完成工程。”

袁奕拿着瓶水走了过来,笑着说道:“奶奶,这工程才刚开始没多久,就算再早也得五年呢。”

多年未见,袁奕尽管脸上是笑着,眼里却泛着泪光。

从袁奕的手里接过水,陈冬梅愣愣地看了她半天,空洞的眼神没有丁点重逢的喜悦。

“你……为什么叫我奶奶?”陈冬梅僵硬地提了下嘴角问道。

听到她的这句话,袁奕的大脑一片空白,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她。

陈冬梅笑着捏了一把她的脸,和蔼地说:“你就是建国吧?我和你爸几年前刚领证,以后啊,叫我陈姨就行。”

袁奕:???

“陈,陈姨?”

一旁的袁建国也被她的这句话吓到了,睁大的眼睛比铜铃还要圆。

她……难道是糊涂了?

看到袁建国,陈冬梅的脸上这才露出了慈善的笑容。热络地拉起他的手,一如第一次见到袁奕时那般亲切,甚至更多了几分欢喜,“囡囡啊,你怎么长这么高了?在工地这几年还好吗?奶奶想你啊。”

听着陈冬梅关心的寒暄,袁奕的心口隐隐作痛。

没想到这么多年,她一直记挂着自己,就连生了病,心里也惦念着在工地上干工程的孙女……

坐在副驾驶的护工赶忙过来搀住了她,一边聊着风景转移她的注意力,一边从口袋里拿出了一盒分装好的药丸,“陈姨,袁奕还得忙工作呢,咱们先把药吃了,吃完咱再继续聊。”

前一秒还笑着的陈冬梅,下一秒就撅起了嘴,孩童一般地甩着手臂,“不吃不吃,药苦,小梅不要吃药……”

趁着护工哄她吃药的功夫,袁改明这暑热倒是缓和了许多。

走到袁奕身边时,他的眼神里除了重逢的喜悦外,更多的还是忧虑。

“刚才还好好的,怎么就……”袁改明欲言又止,不敢让陈冬梅听到自己说的话。

本想着陈冬梅来看袁奕能高兴些,对病情也能有所帮助,谁能想到这才刚到地方脑子就又糊涂了。

几个月前,袁改明就发现陈冬梅有点不太对劲。

尽管身体硬朗没什么毛病,但总是记不住事,哪怕是刚做过的事也是转眼就忘,甚至有时候连人名都会叫错。

后来去医院做了检查,医生说是阿尔兹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这种病没办法根治,只能靠药物延缓病情。

于是,袁改明和她一起辞去了职务,希望在生命的这最后一段时光里多陪陪她,给她留下一些美好的回忆……

“丫头爱吃橘子,我得给她买点橘子带到工地去。”陈冬梅一边小声念叨,一边起身要走,“正好老袁的工资卡在我手里,顺道再买几身新衣服给丫头带去。”

陈冬梅这一生都在为建设祖国而出力,身边无儿无女,但却把与自己没有半点血缘关系的袁奕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

支持她的理想,提高她的知识,为了让她一步步攀上高峰,陈冬梅倾尽自己所能,给了她自己能给的一切。

可最后留给她的,却是一点点消失和模糊的记忆……

晚上回到住处,袁奕点开了“赤心报国”的系统商城。

商城里可以买到各种各样的药丸,看看手里的爱国积分,基本所有药丸的价格她都能够承担。

【阿尔兹海默症属于精神类疾病,药丸没办法使其恢复健康。】系统用冷漠的语气断了她的念头。

袁奕疑惑地问道:【那怎么能治好她的病?】

系统:【陈冬梅是爱国人士,所以只要加快任务的完成速度,就能利用加速后得到的精神力治愈她的病。】

停顿了片刻,脑海里又出现了任务的进度条。

【目前拯救者任务完成度:95%

预计用时:五年三十天一小时三十一分十七秒】

袁奕又问:【加速多少才能得到精神力?】

【多长时间都可以,只要比预计用时提前,就会得到精神力的奖励。】

只要提前就会有奖励,所以哪怕工程完工只提前一秒钟,也算是提前完成了任务。

想到这,袁奕瞬间就恢复了斗志。

为了祖国,为了奶奶,这次,她一定要拼尽全力!

——

这些年,为了时常能够看到袁奕和袁建国,袁改明将海市的房子卖掉,定居在了福北省。

陈冬梅身子硬朗,隔三差五就去工地探望袁奕,给她带亲手种的橘子,熬了一下午的鱼汤。

哪怕记忆力越来越差了,但她对袁奕的关心却是丝毫未减。

看着距离系统预计的时间越来越近,袁奕倒是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她已经很努力地提高进度了,但工程的进度却似乎没什么太快的长进。

她不想把压力加注在工人的身上,所以便利用自己空闲的时间多做一些事:提前搅拌好泥料、提前把需要用的水泥搬几袋去工地、提前把模板拼接好……

不过是一秒钟而已,袁奕想着只要自己能多做一点,就能抢到这一秒钟的时间。

可几年下来,她做的这些小小的努力,对整个工程而言似乎是不值一提……

摆弄着几块木头,跟在袁奕身边的陈冬梅像是个孩子一般,笑得憨态可掬,“建国啊,你看这些小玩意儿好玩不?”

“恩,好玩。”袁奕随口回了她一句,转头又问了跟在身边的工人,“什么时候能够收仓?”